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黄小路谈上海质量工作的三大机遇和挑战

突破“上海制造”发展瓶颈



解放日报记者:“十三五”期间,上海质监部门将如何以党建引领质监工作?


黄小路:“十三五”期间,质量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已经明确,上海要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必须瞄准国际顶尖水平,清除制约前进的障碍,突破阻碍发展的瓶颈或短板。比如,“上海质量”的品质和内涵如何与正在打造的国际质量高地以及人民群众的质量感受相匹配问题,如何有效建立质量技术基础储备和市场化供给机制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等等。


我们认为,引领推动质监改革,确保“十三五”改革发展举措的顺利推进,关键在党、主要靠人,只有抓好党建,才能使事业发展有坚强的主心骨,才能凝聚起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高地的强大力量。为此,上海质监部门已经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着力规范抓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按照基层党组织的责任体系、政治属性、服务功能、骨干队伍、工作制度、激励保障等六个方面的目标要求,从规范抓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等三个维度入手,建立健全了目标清晰、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保障有力的领导责任体系和运行保障机制。


提升“上海质量”品质内涵


解放日报记者:“十三五”期间,上海质量工作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黄小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质量工作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高地为目标,紧密对接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和科创中心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决改善民生和保障城市运行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国务院对省级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中,上海连续两年考核等级为A。


但展望“十三五”,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上海质量工作主要还有三大机遇和挑战。


其一,以“上海制造”为代表的“上海质量”的品质和内涵,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与打造国际质量高地的定位、与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和质量感受还存在不匹配。目前,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制造业后起之秀的不断赶超,能和世界一流水平相媲美的“上海制造”已是凤毛麟角。此外,上海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质量创新人才和专业化理论研究的匮乏也成为制约“上海制造”发展的瓶颈,质量人才的培养体系还未建立,无法形成畅通的输送渠道。


其二,支持科创中心建设的质量技术基础储备和市场化供给机制还未有效建立。上海市场主体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活跃度不高,主导国际和区域计量标准体系关键比对的能力不足,测量设备制造国际采标率不足10%,ISO组织在沪秘书处数量还不够多,直接影响了上海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另外,上海100多家事业单位性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分属14个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承担近八成政府委托业务,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过多;检验检测市场行业准入门槛名目繁多,行业割据严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与“双创”精神相悖。


其三,立足上海超大型城市的实际,城市安全保障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上海的电梯数量已成为世界城市之最,且每年以10%的速率递增,随着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开园,特种设备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以及中韩自贸区、中澳自贸区等的纷纷落地,上海将成为世界各地商品的集散地,加之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商品交易方式的日趋多样化和老百姓消费习惯的复杂化,都给质量安全监管带来严峻挑战。


构建“上海品质”标准体系


解放日报记者:面对“十三五”的机遇和挑战,上海质监部门如何应对?


黄小路:“十三五”期间,上海质监部门将大力推进建设国际化的质量“国家智库”、培育标准化中介服务新兴产业、建立“上海品质”自愿性认证制度、抢占全球检验检测科技制高点、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质量创新、实现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等六大开创性工作。


在建设国际化的质量“国家智库”方面,上海质监部门将在市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支持下,在上海交通大学建设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为国家和上海市提供政策建议、咨询和研究报告。


在培育标准化中介服务新兴产业方面,上海质监部门将率先在创新创业园等区域开展标准化中介服务产业培育示范试点,通过培育标准化中介服务机构,引导社会资金、专业人才等要素投向,通过推出更加专业的标准助研、产品检测、标准引入、标准审查、技术输出等服务。


在建立“上海品质”自愿性认证制度方面,上海质监部门将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引入第三方合格评定机制,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标准引领、社会监督的原则,构建“上海品质”标准体系,指导认证机构组建联盟并开展认证工作。


在引领检验检测科技高端方面,上海质监部门将加快构建国家时间频率上海计量中心等一批可覆盖上海重点产业的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中心),形成支撑上海乃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计量测试服务体系。此外,在市场难以涉及的领域,如核能、航天、大飞机、造船、机器人、深远海洋装备、新能源、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等,上海将努力建立并壮大一批世界一流、国际尖端的战略实验室,为“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