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和首发申请,已于11月9日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即将登陆上海主板市场。该公司在2008年到2010年间体现出了良好的增长能力,其中,营业收入从2008年的94978.81万元上涨到2010年的151907.02万元,复合增长率为26.47%,同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也从2008年的6130.76万元上涨到2010年的14503.79万元,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53.81%。但是这一增长态势在2011年上半年却未能予以延续,当期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456.29万元,仅相当于2010年实现金额的37.62%,同时当期实现营业收入金额68026.52万元也仅相当于2010年全年金额的44.78%,此中凸现出来该公司业务的衰退现象应当引起市场重视。
此外,该公司招股说明书中还存在着虚增募投项目收益、高新技术资质难以延续或许在上市后要进行补税等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
虚增募投项目收益
嘉捷电梯招股说明书披露,本次上市募集资金投向涉及两个项目,分别为总投资额31067.97万元的“扩建厂房电梯生产项目”和总投资额为3480万元的“技术研发中心与改造项目”,其中扩产项目是将直接产生效益的项目,预计达产后新增垂直升降电梯产能6200台/年、自动扶梯产能1400台/年和自动人行道400台/年,并由此测算新增年销售收入119300万元,同时新增净利润11123.89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2011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金额也仅为5735.94万元,折算全年金额为11471.88万元,与预计募投项目新增净利润水平基本相当,这意味着如果募投项目顺利达产且达到该公司预计的财务结果的话,该公司利润水平将几乎翻一番。更何况该公司当前净利润对应净资产金额超过5亿元,而募投项目却仅需投入3亿元左右,则意味着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将较上市前大幅提升。但是问题在于,这个“看上去很美”的预测结果却根本无法得到该公司当前经营数据的支持和印证,则该公司涉嫌虚增募投项目收益的现象。
中国资本研究的首席分析师齐宪臣表示:“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嘉捷电梯主营产品销售价格来看,垂直升降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3项产品在2011年上半年销售价格分别为11.99万元/台、12.88万元/台和21.96万元/台,则全部新增产能以现有价格全部实现对外销售的话,可实现的最大销售额也仅分别为74338万元、18032万元和8784万元,合计金额为101154万元,相比该公司招股说明书中预计金额少了18146万元或15.21%。”
那么该公司产品是否存在显著的涨价预期,而导致同等销量下预计未来销售额较现有水平出现显著提升呢?但是从该公司披露的主要产品历年销售价格来看,垂直升降电梯售价从2009年的12.83万元/台下降到2011年上半年的11.99万元/台,自动扶梯从18.67万元/台下降到12.88万元/台,自动人行道售价则从24.96万元/台下降到21.96万元/台,3项产品售价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这进一步突显该公司募投项目预计实现销售额实属夸大其词。
与此同时,齐宪臣还认为,募投项目预计实现净利润对应销售净利润率高达9.32%,而这一水平显著高于该公司2011年上半年实现的合并口径下销售净利润率8.43%的水平,此间0.89个百分点的差异率看似不大,但其实对应着大约10%的盈利能力差距,对该公司真实盈利水平的影响不可小觑。
如果我们参照前文推算的募投项目在现有条件下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101154万元,再参考该公司当前8.43%的销售净利润率水平计算,则募投项目实际可实现净利润金额仅为8527.28万元,相比招股说明书预计金额少了2596.61万元或23.34%,这意味着该公司披露的募投项目预计实现净利润金额中将近1/4的部分是被虚增出来的。
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即将到期
招股说明书披露,嘉捷电梯于2008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在2008年到2010年间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但是该资质已于2011年到期,目前该公司正在申请资质复审,并暂按15%的企业所得税率预缴所得税。
参考其他涉及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复审的拟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办法,通常采用按照15%预缴、同时按照25%的正常企业所得税率计提所得税并计入当期损益和负债项目,这样的财务操作也更加符合“谨慎性原则”。但是嘉捷电梯却未遵从这样应有的谨慎,2011年上半年母公司实现税前利润6020.77万元,同期发生所得税费用金额为894.37万元,对应企业所得税率为14.85%。而相差的10个百分点所得税率对应着所得税费用金额为602.08万元,相当于当期实现净利润金额5126.4万元的11.74%。
上述人士还表示,嘉捷电梯高新技术企业资质顺利通过复审的风险很大,因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企业各年度研发费用投入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不小于3%,但是嘉捷电梯在2011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占比仅为营业收入的2.35%,与前述硬性规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则如果该公司未能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复审的话,下半年将面临补缴所得税的风险和财务损失,但是这部分本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列支在上市前的2011年上半年财务数据中的事项,却被该公司“刻意”拖延至上市后,这不仅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也存在虚增净利润的嫌疑。
以上问题,笔者给企业发去采访提纲,但是截至发稿,企业没有任何回复。除此之外,江南嘉捷电梯还存在商标之谜和财务质疑,笔者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