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正在检查电梯。图由市质监局提供
乘客乘坐电梯时可注意观察安全检验合格证。实习生 陈凤娇 摄
电梯安全可靠 市民不必谈“梯”色变
本报讯 本报10月18日、21日连续报道我市质监部门开展的"百千万"电梯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连日来,有许多读者在致电本报与本报编辑交流时谈到,自从北京地铁扶梯事件后,很多人都开始谈“梯”色变。他们希望借此次"百千万"电梯专项整治行动”,了解更多有关电梯安全的问题。昨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大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所长助理王国华。
电梯急速坠落 现实中并不存在
王国华介绍说,自从北京扶梯事件后,有的乘客在乘坐电梯时,总担心电梯掉下去。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以垂直电梯为例,这种电梯是由三大部分、八大系统组成的。三大部分包括机房、井道和底坑。八大系统则是具体负责电梯运转的系统。其中,安全保护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简单来说,安全系统是由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层门锁等多个装置组成,保证了电梯的安全使用。如果电梯出现垂直超速运行,就有多达五大类的保护装置来保证乘客安全。其中,就有防坠落装置,该装置由限速器和安全钳联动而成,一旦电梯出现运行速度异常,其速度超过限速器动作速度时,电梯的安全回路就会断开,电梯的制动器闭合,使电梯停止向下运行,若继续惯性下降则安全钳就会动作,夹死导轨,使电梯停止下坠。因此,像电影中描述的电梯急速下坠并伴有火花喷溅的情况是不会出现的。此外,电梯内安装的备用电源可以为电梯内的应急灯提供一个小时左右的电量。乘客不必担心身处黑暗之中。此外,电梯内还安装有紧急报警装置,以便乘客在紧急状态下与外部保持联系。至于自动扶梯,同样有很多保护装置。出现扶梯骤停、扶梯逆行的情况的几率是很小的。因此,电梯的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王国华说,市民没有必要为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出现的问题,而对电梯自身的安全性产生质疑。
王国华介绍说,目前,我市在用电梯2.5万部。以每部电梯每天运行100次为例,一天运行的次数就是250万次,一年就是9.1亿次。其中,出现严重异常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王国华介绍说,人们之所以谈“梯”色变和近期各地不断出现的电梯异常有关。但总体来说,电梯的安全性仍然很高。
维保、使用不当 会引起电梯异常
对于近期各地出现的电梯事件。王国华说,电梯在正常的使用和维护状态下,极少有致人伤亡的事件发生。绝大部分的电梯异常情况,是由于人为使用不当或违规操作造成的。按照相关规定,有机房的空间内不允许放置与电梯无关的装置,有些电梯使用单位为了节省空间,常常在机房附近安装其他设备,如大楼空调电源等。如果对这些设备使用不当,很可能会出现意外,这样不仅影响了电梯的正常使用,也给乘客带来了危险。此外,维保人员的操作不当,如没有让电梯处于维修状态或停止状态就进行电梯维保,或让非专业人士擅自进行电梯检查,都可能造成电梯的异常或意外发生。
王国华说,乘客在使用和乘坐电梯时的一些举动也会影响电梯的运行。如,猛踢电梯门、毁坏电梯按键、在轿厢中打闹等,都可能使电梯出现故障,危及乘客的人身安全。在此次"百千万"电梯专项整治行动”中,大连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的专业人员就曾发现,有的电梯的按钮缺失处被人塞进了烟头等情况。王国华说,还有的新建小区的居民在装修时不注意,运送水泥沙子等装修材料时没有做好处理,部分沙石从缝隙中掉进电梯井道,时间长了,电梯层门积有杂物,使电梯门锁回路断开,使电梯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文明乘梯对电梯的正常运行也有很大的影响。
法规明确职责 市民可监督
对于市民的谈“梯”色变,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处副处长王社光表示,只要维护、使用得当,电梯是非常安全的交通工具。按照相关规定,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简称维保,必须由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且必须15天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使用单位则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质检部门则会定期对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履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查证性检验。王社光说,人们在乘坐电梯时可以注意观察贴在电梯内部的安全检验合格证,如果发现“下次检验时间”超期,可向质监部门进行举报。作为普通乘客,在做到文明乘梯的同时,也可以留意维保单位日常维护保养电梯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也可向质检部门进行举报。 “城市电梯安全协管志愿者”报名者依然踊跃
本报招募电话83766326—808/810
本报讯 自10月18日起,市质监部门联合本报开展“城市电梯安全协管志愿者”招募活动以来,不断有读者打电话或通过本报社区qq群来报名。日前,一位年轻的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本报社区qq群报名称,要争当“城市电梯安全协管志愿者”。
这位年轻人说,自己平时在社区负责城管工作。辖区有几栋楼有电梯,因此,他平时就比较关注辖区的电梯安全问题。这次,他听说要招募“城市电梯安全协管志愿者”后,第一时间和本报取得联系。他说,如果成功当选,他会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反映给本报或质监部门,以便居民能放心使用电梯。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妻近日也给本报打来电话称,他们是从报纸上看到相关消息的。老人说,虽然自家的住房里没有电梯,但平日里逛街可没少坐电梯。他们说,以前总能看到有人在检查电梯。当时还纳闷,怎么三天两头检查,现在才知道,原来,维保单位定期都要做检查的。他们现在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多留意有关电梯的问题。
两天的时间,不断有热心的读者,如吕薇、于家璧等人致电本报报名争当“城市电梯安全协管志愿者”。本报在此也希望广大读者能踊跃报名,为自己的城市,也为自己的生活贡献一份力量。本报记者 孙然
乘坐电梯安全常识之二
电梯钢丝绳安全系数大 乘客尽可放心乘梯
记者:有的乘客担心时间长了,电梯的曳引钢丝绳会断裂。有的乘客担心电梯突然停止运行时,会掉下去。乘客的担心是否存在?
王社光:根据国家的标准要求,电梯的曳引钢丝绳的安全系数在12 以上,具有极高的安全保障。同时,为了防止钢丝绳断裂,绳槽打滑等导致轿厢突然坠落的情况,电梯上装有在轿厢出现超速运行时,能切断动力电源的电气安全装置和使轿厢停止下坠的机械安全装置。具体为当轿厢运行速度达到限速器限定值时(一般为额定速度的115%以上),限速器能发出电信号并产生机械动作联动安全钳动作,迫使轿厢制停在导轨上,同时切断电梯的动力电源。根据电梯安全相关规定,任何曳引电梯的轿厢都必须设有安全钳装置,并且规定此安全钳装置必须由限速器来操纵。因此,乘客的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