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电梯不是“凶器”:理性看事故 举措减风险(图)

 

     目前,西安市的电梯有2.4万多部。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近几年每年增加的电梯就有3000多部,这相当于10年前西安的电梯总数。随之而来的是,专业的维护保养人员的缺口,加之维保费用相对较高,不少电梯的维护保养跟不上,这就埋下了安全隐患——     812,西安锦业一路绿地世纪城小区业主刘先生从9楼乘电梯下1楼时,电梯在8楼停顿片刻后,冲上19楼,后急速降至1,业主受惊吓下肢麻痹;819,一名四岁大的小女孩在和妈妈在西安徐家庄白恒商城逛商场时,手被电梯夹住,经及时抢救幸无大碍。

 

     向来被视为“最安全交通工具”的电梯最近事故不断,人们不禁要问频出事端的电梯还是“最安全交通工具”吗?

 

     钟楼地下通道:半数自动扶梯停运

 

     位于西安市中心的钟楼地下通道是西安最大的地下通道,也是人流量最大的地下通道。822下午,虽然没有了周末摩肩接踵般的人头攒动,依然是人流涌动。

     记者在7个设有电梯通道的出口看到,所有的下行电梯都已经停运,也有个别上行电梯没有运转。在停运的电梯出口能看到红色条幅上清楚地提示“电梯因故停运,敬请行人谅解”,而通道内扶梯口则告知通道内的自动扶梯正在进行全面检修、检验。

     在通道内,自动扶梯的显著位置并没有张贴质检部门颁发的检验合格证,只是在部分运营电梯外侧看到模糊不清的检验合格证复印件。而在附近的开元商城、民生百货商场内,检验合格证都在扶梯一端清楚地张贴着。

     钟楼地下通道管理办公室通道股股长王巍告诉记者,运行着的电梯都是经过质监部门检验合格的,停运的电梯是由于在每月两次的例行维修保养中发现问题,正在维修。维修完成后,他们将向质监部门申请安全检验。

     据悉,截至7月底,全省共出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4591人次,检查电梯9731台,发现事故隐患电梯772台,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454份,勒令停止使用电梯81台,实行监控运行184台。

 

     安全检验合格证:不代表电梯安全的全部

 

     在大家的固有印象当中,有安全检验合格证的电梯就应该是安全的,也就有了“出事的电梯都是检验合格的”这样偏颇的看法。在电梯安全问题成为舆论焦点时,媒体和公众首先想到的就是有没有安全检验合格证,合格证是否过期,质监部门是否履职。

     电梯安全大的方面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生产制造、维修保养和安全检验,国家通过严格的行政许可来层层确保这三个部分的安全,而每个环节的检验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这也是电梯被确定为特种设备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电梯事故中.尤以住宅小区出现的频率最高,而造成电梯故障主要有三类原因:50%55%是因为电梯使用方管理不当,40%与电梯维保公司维保工作不到位有关,而5%10%则是使用者

使用不当造成。

     西安市东郊幸福中路福邸铭门小区佳美物业公司吴经理告诉记者,小区装修过程中有业主家漏水淹了一部电梯,这一次维修就得3万元。维修费问业主要不合适,大修基金申请程序繁多,最后还是让开发商承担了费用。

     业内人士常说,电梯安全,三分在质量,七分靠维保。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的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电梯检验实行年检制度,一年检验一次。同时,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

查。

     尽管质监部门对电梯的安全使用规范有着明确规定,但由于高昂的维护保养费用等原因,大部分电梯虽能定期年检,但维护保养却不到位。

 

    电梯事故频发背后:电梯数量公众关注增加

 

    目前,西安市的电梯有2.4万多部。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近几年每年增加的电梯就有3000多部,这相当于10年前西安的电梯总数。随之而来的是,专业的维护保养人员的缺口,加之维保费用相对较高,不少电梯的维护保养跟不上,这也就埋下了安全隐患。

     在电梯的安全检验方面,质监部门下属的特种设备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特检中心)是作为第三方,在国家行政许可下,从事强制性的安全检验。目前,西安市的电梯由陕西省特检中心和西安市特检中心两家具有国家资质的机构分区域检验。质监部门下属的

监督部门对检测机构和电梯使用单位进行日常行政监察,以保证电梯安全。

     而近期电梯安全事故看似频发的背后,与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不无关系。北京、南京电梯事故后,更多的注意力被集中在电梯安全上,也就有更多的事故被公众知晓。加之各地媒体的“新闻落地”,更是让电梯安全问题被放大,单一的事故报道背后缺乏对电梯数量增

加这一现实的考量。

 

    电梯不是“凶器”:理性看事故举措减风险

 

     面对近来频发的电梯事故,社会上甚至将其作为“凶器”的代名词。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电梯真的成了“凶器”吗?824下午,记者来到陕西省特检中心,通过与行业专家的对话,以期让大家更科学、正确地去认识电梯、了解电梯安全。

     “电梯安全检验只是一项验证性检验,是在用户自检合格基础上,严格依照国家相关安全标准进行的。我们从事的电梯检验,相对于电梯生产方、使用方而言,是一种第三方检验,也是一项公益事业。”省特检中心副主任井德强开门见山地介绍了电梯安全检验的性质。井

德强说,电梯是一个平衡系统,电梯安全是动态性的,安全检验合格并不能说就没有问题。特检中心副主任支良生则形象地说,电梯也是一个设备,和汽车一样都会出现故障,电梯出现故障是正常的,科学地排除故障才能避免造成二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