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查电梯轨道

检测电梯按钮
他们的学历必须在硕士以上
他们的手机每天24小时开通
他们对沈阳的地形相当熟悉
——你能想到的人是谁?
万鑫着火,他们赶来
今年大年初一,正和家人在一起看春节晚会的黄宇突然接到单位领导的电话,二话没说,他穿上工作服,拿起工具箱就直奔沈阳皇朝万鑫火灾现场。黄宇是做什么的?警察?医生?消防员?都不是。他和他的同事学历都在硕士研究生以上、每天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周六周日随时加班、对沈阳地形的了解仅次于“的哥”。他们是电梯检验师。
黄宇清楚地记得,那天他和同事在冷若冰窖的电梯底坑奋战了5个小时才上来,手脚已经冻得不听使唤,走在室外的凛冽寒风中竟有温暖如春的感觉。昨天上午,记者跟随沈阳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的两名检验师——黄宇和谢飞来到开洪区小韩屯温泉会所,亲身体验了一回电梯检验师的“神秘”工作。
找路——
就是沈阳“活地图”
上午8时50分,记者来到沈阳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被随机分到了由电梯检验师黄宇和谢飞组成的“应急小组”。当天的任务是到几十公里外的于洪区小韩屯温泉会所进行电梯检测,这份工作是几天前就排好的。
9时30分,记者按照要求,穿好工作服、拿上安全帽,跟随“应急小组”乘坐“工作车”向目的地出发。通往小韩屯的路并不好找,黄宇却开得气定神闲,左转右转拿捏得十分准确。谢飞告诉记者,凡是沈阳市有电梯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所以走哪条路最近,走哪条街不堵车,基本都了然于胸,相当于沈阳的“活地图”。谢飞说,“我跟我老婆开玩笑说,如果检验电梯这行干不了了,我就改行当出租车司机去。”
检机房——
10分钟工作服湿透
来到小韩屯温泉会所的电梯前,按照规定,电梯管理部门要出示电梯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但对方迟迟未能出示。
为节省时间,就先对机房进行检测。机房位于会所顶楼的一个工作间,打开厚厚的大铁门,热气立刻扑面而来。谢飞打开随身携带的工具箱,取出一个绿色的仪器。“这是测温度的,按照要求,电梯机房的温度应在5℃-40℃之间,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都是不允许的。”经过现场检测,机房温度为28℃。
在机房正中间有两个大铁柜子,里面就是电梯最重要的控制系统。打开柜门,里面是显示屏、电路板和各种五颜六色的电线,看得记者眼花缭乱。黄宇走过来,认真查看了一遍,然后用手拨了拨密集排列在一起的电线,告诉记者,这些电线虽然乱,但是非常有讲究,如果被不专业的人接错了一根线,都会引发安全事故,所以检测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在确认每根线都连接正确后,黄宇点了点头。
检测工作开始不到10分钟,头戴安全帽的记者就出现头痛眩昏的症状,黄宇的工作服也已经被汗湿透了。黄宇说,现在天凉快了,室温28℃还是不错的,最炎热的夏天,机房里和桑拿浴房没有区别,绝对是挥汗如雨。
检井道——
脚下是“万丈深渊”
从机房出来,记者明显感觉喉咙发干,额头的汗也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此时此刻,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喝水,但观察黄宇和谢飞两人,均没有要喝水的意思,记者只好作罢。
接下来检测的项目是井道,也就是电梯轿厢运行的通道。井道是个危险的地方,即使是专业的电梯检验师进去,每年也难免发生伤亡事件。按照规定,非电梯专业人员是绝不允许进入井道的,但在记者再三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还是破例进入了这里。
进入井道,一个写有“非专业人员禁止入内”的标牌抬头可见。在逼仄的空间里,可供手抓的部位只有吊在中央的那几根满是润滑油的钢丝绳,透过脚底的缝隙即可看到脚下的“万丈深渊”。刚开始,记者站在这个黑漆漆的通道里还感觉既刺激又新鲜,可没检几层,记者就厌倦了这种重复性颇高的工作。谢飞告诉记者,在井道中,重点检测的是上限位、上极限、下限位和下极限四个开关以及每个楼层电梯门的安全性,尤其是电梯门的安全检查必须认真,因为一旦电梯门存在问题,就会出现电梯夹人的事故。黄宇补充道,作为电梯检验师,必须得适应这种机械和枯燥的工作,这种只有10层以下的电梯已经是最轻巧的活儿了,像那种50层楼的电梯,他们同样得一层一层地在井道中检测,容不得半点儿马虎。
从井道出来,谢飞感慨道:“这次检的电梯环境已经算好的了,通常使用年头较长的电梯井道,布满灰尘,每次检查完出来都呛得直咳嗽,干我们这行的,必须定期吃木耳。”
检底坑——
在两米深坑中调试
最后检测的部分是底坑,主要检测部件是缓冲器和急停开关。检测这一项,需要检验师下进近两米深的坑中。黄宇熟练地下到底坑中,认真调试了一番,手上做了一个“ok”的手势。
经过检测,该会所两部电梯基本合格,但电梯管理制度不健全,也未配专门的电梯员,黄宇当场下达了检验意见通知书,令其限期整改。等到一切都合格了以后,才能发放检测合格证。
检测结束,已经是14时。黄宇说,做他们这行,吃不上饭或不能正点吃饭是经常的事儿,而且除了这种事先排好的工作,他们“应急小组”必须24小时开机,随时应对电梯的突发事件。
焦点对话
iaodianduihua
j
电梯为什么会夹人?
问:9月4日,大连市一女子半夜下班回家乘电梯时被电梯夹住死亡,电梯门为何能将人夹死?
答:从网上的图片可以看出,该女子是被夹在电梯轿厢与楼层之间的缝隙里。出现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电梯处于检修状态,或者电梯门的门锁被人为短接,致使电梯轿厢不能与楼层处于同一个水平面。
乘坐电梯要注意啥?
问:电梯出现哪些情况,人们就不应该乘坐电梯了?
答:乘坐电梯时一定要谨慎,如果电梯前挂有“停梯检修”的标志或楼层显示屏出现“jx”字样,绝不可再乘梯,否则非常容易发生事故;进电梯以后,要注意查看电梯楼层按钮上方是否有质监部门核发的检测合格证,如果没有此证或到期未检,最好不要乘梯;电梯的载重量有限,如果发现电梯已发出超重提示音,就不要再乘梯;乘坐电梯时如果电梯门无法关上,说明电梯有故障,此时不要乘坐;乘坐过程中绝不要扒电梯的门,因为电梯门必须用专用钥匙才能开启。
电梯故障很危险吗?
问:如果电梯突然发生故障,人困在里面会不会因为电梯出现“冲顶”“蹾底”或“坠井”而引发伤亡?
答:一些居民认为,困在电梯里面最可怕的不是无人救援,而是电梯因为故障发生“冲顶”“蹾底”等更要命的现象。这种观念,完全是个误解。现在的电梯在防护方面做得非常到位。电梯有一套防坠落系统,包括限速器、安全钳以及底部的缓冲器。一旦发现电梯超速下降,限速器首先会让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如果主机仍然没有停止,限速器就会提升安全钳使之夹紧道轨,强制轿厢停滞在轨道上,从而保证故障电梯处于静止状态;处于底坑中的缓冲器也是为防止电梯出现“蹾底”而设计的。在多重的防护下,出现故障的电梯基本都保持在静止的状态,被困人员要做的只是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就可以了。
人怎么会跌入底坑?
问:几个月前,沈阳铁西区某高档小区发生一起电梯事故,一名保安从电梯门进入时跌入电梯底坑,当场死亡。请问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怎样才能避免?
答:当时电梯正在维修中,保安用专门的电梯钥匙去开电梯门,因为当时电梯轿厢并未与楼层保持水平,保安在打开电梯门时,未观察轿厢是否正常,一脚踏入,正好坠入底坑。乘坐电梯时,不管该电梯是否处于维修状态,在电梯停稳后,进出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电梯轿厢是否与楼层保持水平,如果没保持水平,说明电梯存在故障,此时一脚踏出容易踩空跌入底坑。
检测合格咋还出事?
问:许多出现故障的电梯都有质监部门的检测合格证。居民们不太理解,为何贴了检测合格证的电梯还会出现事故?
答:电梯有了检测合格证并不代表就不会出问题。电梯检验师在检测电梯时,是根据电梯当时的运行状态而做出的判断,但电梯在取得合格证后仍会因为进水或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