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秘书长谈“维保信得过”活动底层逻辑:破解电梯维保人才困境,关键要从提升员工待遇入手

让维保人员有尊严地工作,才能保障市民安全地乘梯

在维保行业,“留人难”已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面对从业人员离职率高、专业人才流失严重的现状,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俊指出问题的核心:“必须深入理解提升员工待遇是稳定队伍、提升技能的底层逻辑。”640.webp

在全国第48个“质量月”活动期间,协会召开了深化推进维保信得过活动工作会议。王俊秘书长在发言中强调,只有使维保人员收入达到甚至高于全市技术工种收入中位数,才能破解人才困境,实现“留得住、引得进、技能高”的良性循环。

行业现状:人才流失与安全挑战并存


640.png640.webp截至2025年9月,上海全市电梯维保总量已达36万台,维保单位285家,从业人员8727人。然而行业面临严峻挑战:目前全市持等级工证书者仅2037人,占维保人员总数不足四分之一。


“从业人员因待遇偏低、职业风险高、发展通道窄等问题,导致离职率较高。”王俊秘书长透露,协会近期走访多家维保企业发现,人才队伍稳定性不足已成为影响维保质量的关键因素。


“信得过”活动:以价值竞争取代价格竞争

自2019年由万忠培会长首次提出活动构想,到2021年全面启动,“信得过”活动已成功举办四批评选。截至2024年,荣获“信得过”称号的维保企业从2021年的37家增长至66家,维保电梯20.3万台,占全市总量56%以上。640.webp

这一活动正引导市场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王俊秘书长表示:“‘信得过’称号已成为衡量企业维保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尺,获得了各界广泛认可。”


底层逻辑:待遇提升带动行业升级

王俊秘书长阐述了“信得过”活动的底层逻辑:通过提高“信得过”称号的市场认可度,带动企业合理定价能力,从而反哺员工收入增长。


640.webp

“协会将把逐步提高员工收入,作为信得过维保企业的根本要求。”这一举措旨在增强职业吸引力,从根本上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协会将修订《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信得过维保企业实施要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星级评价”体系,将员工收入水平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多项措施并举:构建良性行业生态

除了提升待遇,协会还将推出多项具体措施:

持续推进“信得过”企业招募,力争三年内总数突破100家;

推动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争取新员工技能补贴政策;

强化惩戒机制,对不合格企业取消“信得过”称号。


“电梯安全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上海超大城市运行安全。”王俊秘书长呼吁,全行业应携手实现“安全指标、人才素质、收入水平、品牌效应”四个同步提升,基本建成“企业有利润、人才有尊严、用户有安全、政府有放心”的良性循环生态。


只有让维保人员有尊严地工作,才能保障市民安全地乘梯。这正是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推动“信得过”活动向纵深发展的核心逻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