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上海电梯整机企业的整合之路已然开启

据有关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底上海有整机企业近50家,到2020年下半年上海拥有的整机企业只有28家了,另有生产杂货电梯的企业6家,合计生产电梯整机企业总共才34家,与2018年的近50家相比下降了27.7%,这一趋势还将持续。这固然有政府加强了电梯市场管理的客观原因,如前几年就要求的的整机厂家必须要有电梯试验塔,要求各电梯整机企业进行自我信用承诺,电子信息申报及核查等。但是电梯市场尤其是新电梯市场需求的持续回落乃是根本原因。不少电梯整机厂家不知不觉的就消失了,就像他们无声无息的诞生一样。


上海电梯整机企业十年增加的数量:实际上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6年到2014年第十一个和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随着新电梯市场尤其是以保障房建设为主的新住宅电梯市场的蓬勃发展,上海新电梯整机厂可谓是发展迅速,先后有日立电梯上海青浦的制造工厂于2007年5月建成投产(年产2万台规模),华升富士达在上海松江建立专门的扶梯制造工厂,上海阿尔法电梯有限公司,2006年上海台菱在临港新城新建工厂,上海中菱在青浦金泽新建的电梯工厂,2015年12月成立的上海中联重科电梯有限公司,南通四建收购浦东开灵在上海嘉定新建的亨克电梯有限公司,以及迅达中国在上海嘉定新建的工厂、上海三菱在闵行新建的自动扶梯专门工厂、上海三荣由于土地征用在上海宝山新建的工厂和韩国现代电梯在金山新建的工厂。当然这其中也有上海爱登堡把在上海的主要制造工厂搬迁到了江苏海安。其他如上海永大、上海富士、上海长江斯迈普、上海德圣米高等企业也先后对自己的工厂进行了现代化的改建。


上海仍然是全国乃至全球电梯整机制造工厂最多的城市,上海仍然保持着全球单一工厂生产制造电梯最多的上海三菱闵行工厂(年产电梯8万台)和全世界单一工厂总装自动扶梯最多的迅达电梯上海嘉定的工厂(年总装自动扶梯1.5万台)。


电梯生产制造的机械化、专业化、自动化、集约化、规模化、模块化、标准化和机器人化的趋势不可改变、不可阻挡也不可逆转。上海电梯制造企业一定要发挥规模优势和产业链齐全的优势,三菱、迅达、日立、东芝、华升富士达、永大等合资品牌企业继续在全方位发展竞争。其他公司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不断耕耘,上海三荣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力,上海德圣米高在特种电梯方面展示一技之长,上海富士开拓家用电梯,上海阿尔法展示的售后服务,上海长江斯迈普向旧楼加装电梯市场的拓展等。还有就那些各没有特长的电梯制造公司面对日益萎缩的新电梯市场和不断接近饱和的住宅电梯市场,一定要加快树立危机意思,寻求与大型社会维保企业的合作,发挥自己电梯整机厂家的优势,在电梯行业产业转型的大趋势中求得新的发展机遇,否则必将被汹涌而来的转型大潮所淘汰、所淹没。


所有的电梯整机厂家必须对旧电梯的更新改造市场给予急度的、高度的和全新的重视,新的建筑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新的高楼不可能一直建下去,新电梯市场也不可能一直保持持续不断的增长再增长。市场的饱和、稳定、需求减少是必定的。但是旧电梯的更新、改造却会不断的进行掐去,会持续不断的维持下去。全国新电梯市场的高速发展大概是在2005年开始的,至今也已经15年了,也就是首批投入的大量电梯已经到了更新改造的周期,以后将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演进周而复始。


放眼全球,欧美日本等成熟电梯市场,无不经过了一条从新电梯需求高速发展到持续维持在高位,再到一个不断减少新电梯需求之路;电梯整机企业无不走过了一条逐渐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道路。欧洲这么多国家,电梯整机厂家不超过二十家,美国、日本的电梯整机厂家也不会超过十家。我们国家高峰时候近七百家电梯厂家,那是不能想象的,也是极不正常的。我国电梯整机企业合并、整合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的之路已经开启。至于是形成四、五百家,还是四、五十家规模,那就由市场来决定吧!


需要指出的是类似于电梯整机企业太多的现实情况,电梯维保企业的情况丝毫不容乐观。上海有电梯维保企业三百家左右,对应于上海27万台的在用电梯,平均每家电梯维保企业维保近900台电梯。全国目前有电梯维保企业一万两千家,全国有在用电梯713万台,平均每家企业保养还不到600台。另上海维保电梯数量不超过10台的电梯维保企业有40多家,占比达到12.5%;另按照电梯维保最低资质要求的电梯维保企业必须至少要有10个电梯维保工,按每人维保25台电梯计,维保电梯最低资质250台以下的电梯企业(不符合最低维保资质),有一百多家,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实际上全国各城市电梯维保企业太多的情况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不仅妨碍了电梯维保企业做大做强,也是电梯维保低价竞争的一个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