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企业:
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作为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积极响应人社局号召,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并结合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自2019年开始在本行业全面推广电梯安装维修工的新型学徒制项目,不仅对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并对企业培训经费方面提供相应的补贴。
人社局文件、项目介绍、工作流程、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以及企业申报意向表请参见附件,请有意向参加项目的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尽快填写《企业申报意向表》(名额有限,目前还剩100个名额,报完即止),也欢迎对我行业新学徒制工作提出培训建议(培训工种、等级、需求等等)。
报名截止日期:2020年12月31日
联系人:蒋颖 13817508680 jiangy@sh-ea.net.cn, 欢迎来电来函咨询。
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
2020年4月20日
上海电梯行业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 为上海电梯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上海自2016年起开始试点企业新型学徒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实施效果。今年起,在上海人社局的推动下,上海电梯行业将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积极响应政府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号召,在电梯行业内发挥平台组织作用,参加了人社局两批的试点工作,目前共有近30家会员企业近300个学徒参加此项目试点工作,经过确定师傅关系、师徒帮带学的实际操作训练和专门的初级职业技能理论授课培训通过了鉴定,获得了国家职业资格《电梯安装维修工》初级(五级)及中级(四级)证书。

协会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与企业携手制定新学徒制培养方案,培养成效得到人社局的肯定。我们的有效做法被推荐至青年报上做了标题为:“上海市电梯行业新型学徒制-创新培训模式,输送行业人才”的整版报道。

新学徒制还得到行业内企业的支持和肯定,收到了预期的培训效果,提升了企业电梯安装维修工的岗位技能,降低了人才培养成本,并基本建立健全了电梯安装维修工技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通过对优秀师傅和学徒鼓励大大提高技能人才工作积极性,有效推动了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为企业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动力和后劲。
今年,人社局下发红头文件《关于印发<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并发布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工作指导手册》,依托上海市102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市各行各业铺开,补贴力度之大、决心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也是近来来绝无仅有的。
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是上海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人社局的指导下,向行业内积极推广,并将以往的工作经验予以分享。现将新学徒制项目的内容、工作流程、补贴等用问答形式一一诠释如下,便于大家了解: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什么?
企业:我们今年招聘了一批新员工,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不足怎么办?
人社局:上海正在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政府的政策和补贴可以帮你们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可以申报参加新型学徒制。
企业:什么是企业新型学徒制?
人社局:“企业新型学徒制”就是企业和培训机构一起培训企业新招用或转岗的员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使新员工尽快获得工作所需的技能。
培养对象是哪些员工?
企业:只有新招人员能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吗?
人社局:上海全面推广政策所指的学徒培养主要针对以下两类对象:
1、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人员;
2、因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经营方式调整或工作需要等原因,工作岗位发生调整的技能从业人员。
特别提醒:以上两类培养对象均应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且含用工单位劳务派遣人员。
●根据上述范围,培养对象由企业根据生产实际自主确定,其所在岗位应对技能要求较高,需经专门培养和训练。
●到2020年底,上海市力争每年培养1万名学徒,其中新招用人员不少于50%。
实施单位要符合哪些条件?
企业:我们企业符合实施单位的条件吗?
人社局:实施单位要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较完善的职工培训制度,建立待遇与技能挂钩的激励机制,技能劳动者占职工比例达60%以上。
符合这些条件的单位可向所在区人社部门申报。符合条件的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可向市人社部门申报。
企业:只有企业才能参加学徒制吗?
人社局:虽然该项政策名为“企业新型学徒制”,但除了企业之外,拥有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其他用人单位也都可以参与这项制度。
培养模式是什么?
企业:企业和培训机构“双师带徒”是怎样的培养模式呢?
人社局:企业可结合生产实际自主确定培养对象,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
企业可以携手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以一企一校、一企多校或一校多企等形式开展学徒培养。
在企业,主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企业应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学徒的导师;在培训机构,主要采取工学一体化教学培训方式,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做好与企业实践技能衔接。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和培训机构的长处,实现师资优势互补,培养“全能型”学徒。

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是什么?
培养目标
学徒培养目标以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养期限为1-2年,特殊情况可延长至3年。
培养内容
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工匠精神(以企业为主导确定培养任务,由企业与培训机构分别承担)。
考核评价
学徒培训期满,可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结业(毕业)考核,合格者取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实施单位自主对学徒进行技能评价。
企业和员工可以享受哪些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