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电梯安全事故频发 保险该怎么赔

据报道,今年8月3日下午,浙江某地发生一起六岁小男孩向观光电梯控制板撒尿导致自伤的事故(下文称“案例一”)。无独有偶,今年7月25日某地小区电梯发生爆炸事故,电梯大理石门套掉落砸中一名大妈。监控显示,该大妈用一个水杯子放在电梯门旁诱发事故。


如果案例一涉案电梯的管理主体投保了电梯责任保险,那么保险是否赔偿,而不同的人员却给予了不一样的答案。


有观点认为,保险公司承保的电梯责任保险应当予以赔偿。理由是,尽管说在此起电梯事故中,受害人、致害人都是六岁小男孩,但是保险公司应当承担保险责任。保险公司赔偿后,电梯的业主单位或者投保人应当根据相关规定,要求电梯制造、销售、维修等公司视情况进行赔偿。而有公司的《特种设备责任保险条款》,在免除保险公司责任部分中,未提及受害人故意行为的情形。


也有观点认为,保险公司承保的电梯责任保险不应当予以赔偿。理由是,此案件是受害者的故意行为所致的损害。而也有公司的《特种设备责任保险条款》,在免除保险公司责任部分中,明确规定“受害者的故意行为所致的损害”属于免责情形。


第三种观点认为,需要上报总公司来决定,可以考虑通融赔付。


针对同一起电梯事故,就电梯责任保险是否赔偿问题,不同的保险公司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当与多家保险公司经营的电梯责任保险条款进行对比分析。究其根源在于,同一种保险产品,不同的保险公司产品责任范围和免责范围不一致。


案例一的电梯事故,经过多家媒体报道,引发公众广泛热议。而公众广泛参与讨论,反映了公众对电梯安全的关心程度,伴随着高层建筑比例的持续扩大,电梯安全的确关系到很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另外确保电梯安全、减少安全事故固然需要消费者提高警惕,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健全一种机制,确保电梯生产、保养、监管和保险公司联动,共同在电梯安全领域构筑一道安全网络和屏障。保险专家建议:


一要完善产品设计,尝试行业标准。针对案例一的案情,电梯责任保险是否予以赔偿,之所以出现不同的保险公司给予不同的答复,根源在于保险条款设计不一样。


二要依靠技术手段,遏制事故发生。对于已经开展了电梯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来说,建议在承保以前,要对电梯的技术性能以及保养情况全面了解,建立电梯保养档案;另外,通过在电梯内安装摄像头等电子产品,将电梯内画面实时传递给电梯的业主、维修人员和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具体业务人员的手机,以便所有相关人员能够对电梯的安全状况实时掌握,而问题的关键就是落实。


三要加强行业共享,发挥保障功能。保险行业是由众多的保险公司构建的,发挥保险行业的保障功能,往往是每家保险公司都要发挥作用,需要保险公司之间相互支持,但是在实际经营中,保险公司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所以说,提高保险行业的经营能力,一方面切实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减少甚至杜绝了不必要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另一方面伴随着风险事故的减少,势必会降低保险赔付,自然会提高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