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绷紧电梯安全这根弦

《上海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明文规定,维护保养单位应确保电梯应急救援电话24小时有效应答;接到乘客被困报警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完成救援解困。上海质监部门7月6日在全市开展电梯困人应急响应专项检查,结果494家电梯使用单位和449家维保单位中,有3家维保电话始终无人接通,14家维保单位未能及时赶到现场。检查中,质监部门发现174处“带病”电梯安全隐患,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42份。


根据测算,截至2016年底,我国的电梯总量在490万台左右,占世界总保有量的三分之一强,比10年前增长了5倍。在大中城市生活的人,坐电梯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躲都躲不开。正因为习以为常,加之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间是安全的,所以安全这根弦反倒放松了。对于使用单位和乘坐者来说,都是如此。此次上海市开展的电梯困人应急响应专项检查结果触目惊心,494家电梯竟然有174处是“带病”电梯,部分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急响应不及时,更暴露出了相关监管的乏力与漏洞。


电梯是关乎公共安全的特种设备,电梯安全非小事。电梯设备从生产制造到招标采购再到运行维护,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监管,否则,事故悲剧就有可能发生。近年来,扶梯倒转、滑落伤人、电梯门夹人、打不开门困人等“带病”电梯情况在各地不断发生,且日益频繁。接连发生的电梯事故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各地也纷纷开展电梯检查“运动”。电梯的整治力度不可谓不大,遗憾的是,即便如此,报废电梯“带病上岗”的产业链还是没有彻底斩断。


保障电梯安全已成为事关民生的大事,全社会都要绷紧电梯安全这根弦。监管部门要全面强化对电梯运转系统的实时“体检”,既督促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加密检测频次,又迫使生产企业不敢松懈,实实在在做好电梯的建设和日常维护工作。据了解,为确保电梯安全运行,江西省在2015年底建成了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数据中心,这等于是为电梯建立了专属“身份证”,可以对电梯检测、维修情况及时跟踪调查和了解,倒逼部门、企业履行好各自职责,避免电梯“带病上场”;还能准确锁定故障电梯所在的位置和维保单位,让电梯救援更加及时有效。


要避免电梯成为杀人凶器,落实监管问责制是关键。如果监管不“硬”,相关规定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电梯就会成为死亡陷阱。群众生命大于天,对电梯安全的监护,关系职责,关系良知。有关部门要采取法律、行政等一切必要措施,使生产、运行、监管等各环节都万无一失,切实加大对相关责任方的惩处力度,一旦发生事故,该查的要严查,该罚的要重罚,该抓的要果断抓,决不能手软,这样才能倒逼监管者绷紧电梯安全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真正让电梯成为人们安全出行的便利工具,而不是潜藏的“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