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北京质监局2017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新闻发布会

blob.png


2017年4月14日,北京市质监局举行2017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局特设处、宣教中心负责同志,中央及市属10余家媒体参会。


会上,北京市质监局特设处负责同志分别通报了2016年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就老旧电梯评估改造、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今年北京市将开展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建设工作。届时,如乘客被困电梯,平台就近向维护人员派单,从乘客呼救到救援不超过半小时。


3000台高风险电梯


8成查出问题


北京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特种设备安全的一些瓶颈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特别是住宅电梯安全问题突出。目前全市住宅电梯有9.9万台,占全市电梯总量的49%。其中7407台住宅电梯使用年限已达15年以上。有关部门2016年受理特种设备投诉举报6165件,其中,涉及电梯的就占6091件。

       

2624台电梯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问题,占评估总数的87.5%。目前,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的电梯已被叫停使用,限期整改。


1000台厂家“失联”电梯


今年“找主” 


目前北京市电梯存在的隐患问题主要是零部件老化,但部分零部件供应出现困难,因为厂家已经“消失”。经过摸排,全市目前这种“无主”电梯约有1000余台。市质监局已将其优先纳入今年的安全评估计划,为问题电梯找到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改造,自此改造单位将负责电梯后续安全质量。


此外,今年北京市还将为电梯安全质量建立档案,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电梯安全质量全过程可追溯。今后从电梯制造环节开始到安装使用、管理维修、最终报废,整个生命周期都将进行电子记录。由此,电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质量和安全责任实现可追溯。据悉,这一系统将设置成开放系统,实现数据最大价值。


此外,今年北京市还将积极推进《北京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立法修订工作,提升电梯安全依法监管水平。


两万余维保人员


接入应急救援平台


北京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市电梯安全工作将积极探索用科技提升安全水平。其中包括建设电梯应急救援平台。


今年北京市质监局将采取信息化手段,建设统一的应急救援平台,将分散的维保资源通过平台统一调动。两万余名电梯维保人员将接入平台。一旦发生危险,平台将把求助信息及时就近发给周边的人员,以便开展快速救援。


今后人员被困电梯至少有三种求救方式,首先试点电梯内的应急对讲按钮接入平台,一旦人员被困,只要按下按钮,其呼救信号便将被平台接收。同时试点电梯还将安装统一的呼救电话。另外,试点电梯内的安全提示标识将进行升级改造,未来乘客可以将标识上的二维码作为互动接口,进行投诉和报警。经平台调度,距离乘客最近的维修工人就会接单赶来。但与打车软件不同的是,电梯应急救援平台并不采取无人调度的方式。后台人员将判断呼救是否为误报,同时对于救援过程将全程跟踪,确保人员获救。


相关软件系统经过去年一年的试运行已经臻于完善,今年会陆续上线。全北京市范围内大商场、医院、公共交通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部分具备条件的区将先行开展首批试点。据介绍,维保人员“接单”也需要进行专业应急救援培训。去年500余名维保人员已完成培训课程,今年还将培训500余人,使其有效运用系统,半小时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