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乘电梯怎样更安全?“左行右立”不如“站稳扶好”

  上电梯靠右站立,腾出左侧空间供着急的人通行——“左行右立”一直被当作一种文明的乘电梯方式所倡导。不过,近日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称,约95%的自动扶梯右侧磨损严重,不再提倡“左行右立”。自动扶梯右侧磨损更严重的现象,在我市存在吗?市民如何看待“左行右立”?这种方式还需继续倡导吗?


  争议:“左行右立”,现在不需要了吗?


  “乘电梯要靠右边站立,把左边的位置让给有急事的人行走。”乘自动扶梯时,市民李女士会借机教刚上小学的儿子“左行右立”的理念。长期以来,“左行右立”被认为是一种文明、高效的乘自动扶梯方式。


  这两天,关于“左行右立”的一些争论却让李女士有些困惑。事情的起因源于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发布的一条微博:“约95%的自动扶梯右侧磨损严重,不再提倡‘左行右立’ ,站稳扶好更重要!”


  该公司提供的检修数据显示,约95%的自动扶梯右侧梯级链明显比左侧磨损严重,导致梯级轻微倾斜,梯级两侧挡板及梳齿板磨损加剧。其原因直指长期“右立”造成的承重偏侧。


  市民孙建民认为,”左行右立”没有必要,乘自动扶梯的时间一般也就几十秒,如果真要赶时间,完全可以跑楼梯。


  河南科技大学学生王聪则认为,最好不要在自动扶梯上行走,在扶梯上行走可能不小心摔倒,还可能撞到其他乘客,不安全。


  调查:“右立”造成电梯右侧磨损严重?我市暂未发现


  昨日,《洛阳晚报》记者在中州路周王城广场东过街天桥、泉舜购物中心、中央百货等地的自动扶梯处观察发现,当客流量较大时,多数乘客乘扶梯会直接站上去,不会特意靠右侧站立;当客流量较小时,多数乘客会主动靠右侧站立,但也有少数乘客站在中间或左侧。


  乘自动扶梯站在哪儿有明确要求吗?在过街天桥及各大商场,自动扶梯的醒目位置大多张贴有“站稳扶好,注意安全”“请看护好老人、儿童”的提醒语,还有电梯发生故障时如何紧急处理等事项,并没有“左行右立”的明确要求。


  对于“右立造成自动扶梯右侧磨损严重”的说法,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洛阳分院的技术人员说,在我市以往对自动扶梯的检测中,未发现右侧比左侧磨损严重的情况。此外,三菱、奥的斯等自动扶梯生产厂家驻洛维修人员也称,他们在日常维护中也没发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电梯的设计承载量一般大于实际承载量,站在哪侧对实际承重影响不大;另一方面是我市自动扶梯的客流量比较小,大批量乘客集中右立的情况不多。”该技术人员称。


  说法:自动扶梯不是为步行设计的


  河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研究院洛阳分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电梯安全主管部门,该院没有提倡过“左行右立”,而是强调“站稳扶好”。


  “自动扶梯原本就不是为步行设计的,不存在左侧为应急通道的说法。”该负责人列出一组数据:一般自动扶梯的宽度为1米,并行最多可容2人,若一侧有人行走,难免会碰到另一侧的人。此外,步行阶梯相邻梯级之间的设计高度约为15厘米,而自动扶梯相邻梯级之间的高度约为21厘米(规定不超过24厘米)。在自动扶梯上跨步时,梯级边缘钩绊鞋子导致摔倒的风险很大。


  该负责人还说,一些公共场所自动扶梯的提升高度比较高,比如某些商场就有横跨三四层楼的“天梯”,如果有人在自动扶梯上快速走动时摔倒,引发乘客多米诺骨牌式的倾倒,后果会非常严重。


  针对关于“左行右立”的争议,河南弘创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志端认为,倡导者肯定的是一种城市秩序,反对者则更多从安全角度出发。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安全与秩序可以共存。“就洛阳而言,自动扶梯的客流量不大,‘右立’对电梯本身影响不大,需要纠正的是‘左行’,只需倡导人们在电梯上停下脚步、注意安全就好。”赵志端说。


  提醒:乘自动扶梯时,请不要当“低头族”


  相比“左行右立”,乘自动扶梯时低头看手机、四处张望、打闹等日常行为埋下的隐患更值得人们警惕。


  近日,一位老人因看手机从自动扶梯上摔倒、滚落后不省人事的短视频在微信上热传。在我市某商场一自动扶梯处,记者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在50名乘客中,低头看手机者达17人;5人在乘电梯过程中扭头与同伴说话,更有人背对电梯前进方向站立;还有儿童上半身趴在电梯扶手上向下张望,家长则并未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