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河南郑州市质监局从四个方面入手提升电梯监管效能

近日,一位张姓女士给河南郑州市电梯应急处置中心96333打来电话,称她被困在该市管城区郑汴路货栈街康桥花园15号楼2号电梯一楼的电梯间里了。接线员告诉她不要紧张,安静地等待救援人员到来。96333工作人员放下求援电话,立即从电子档案中调出编号为155171790的电梯资料,查出维保责任人是河南平安电梯有限公司的闫振亚。1分钟后,电话通知到闫师傅;4分钟后,闫师傅到达现场;约15分钟后,张女士从电梯间安全走出。至此,一起因电梯门绳磨断造成的困人事件得到高效处置。


据统计,郑州市目前登记注册的电梯达到6.5万台,面对每年高达20%的快速增幅,郑州市质监局采取4项措施,寻求保障市民安全乘梯的良策。


一是推动市政府出台《郑州市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办法》。11月,《郑州市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并对外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办法》特别对乘客做出一系列规定,如乘客应当按照安全注意事项和电梯管理要求乘用电梯,不得乘坐明示处于非正常状态的电梯;不得在超过额定载重量时乘坐电梯;不得携带自行车(含电动自行车,已折叠的自行车除外)乘坐电梯等行为。《办法》是现有电梯安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一个有效延伸和补充,贴合郑州电梯使用现状,为电梯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是在河南省率先组建了经费全额财政保障的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建设电梯安全运行应急处置平台,构建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网络。以96333号码为应急热线,坐席人员昼夜值守,随时接听求救电话。中心发挥统一指挥调度功能,整合郑州市维保力量,建立起由一级响应为主、二级响应为辅、三级响应为保障的电梯应急救援机制。从今年3月9日起试点开展电梯应急处置工作,截至目前共受理电梯应急热线464起,平均每天受理1.4起,共解救被困人员574人,救援平均用时10分钟,维保人员平均到达现场时间16分钟。


三是编织应急救援网络。以郑州市175家电梯维保公司中的电梯维保人员为主要力量,维保人员的通讯信息与市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共享。郑州市质监局借助政府财政支持,购置了147辆电动自行车,分发给建档中的救援人员,并为他们统一配备了反光背心、手电、头盔、万能表等工具。同时为全市每台电梯制作一个电梯救援标识牌子,粘贴在电梯轿厢中,方便市民在第一时间能联络到96333工作人员。目前,已经粘贴救援标识牌11661张。


四是建立维保质量排名优胜劣汰机制。郑州市电梯应急处置中心每月对市民的电话求助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统计出每月每家电梯维保公司所维保电梯发生故障的次数,从高至低排出名次,每家电梯维保公司的工作质量显而易见。同时将这一统计结果通报到该市所有的电梯维保公司、电梯管理责任人的手中,倒逼维保质量的不断提高,电梯管理责任人也能从中选出质量更有保障的电梯维保公司进行合作签单,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场,把不重视维保质量的公司淘汰出局。


谈及今后电梯安全管理的举措,郑州市质监局局长何增涛表示,将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抓好《办法》的落实,制定实施细则,尝试推动设立电梯及其附属设施专项维修资金、从物业费中按比例划拨电梯日常维修保养费进行专款专用等,为市民乘用电梯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