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重庆有近2万台电梯使用超过10年

    昨天,记者在渝中区电梯安全隐患整治现场会上获悉,截至9月30日,我市现有电梯数量已超过10万台。其中,渝中区的电梯密度最大,解放碑电梯最多。随着电梯数量增多,电梯故障、隐患也随之增多。为了有效整治电梯安全隐患,渝中区质监局创新举措,实行“政府出钱看病,业主掏钱治病”的电梯安全隐患整治方法,并有望在全市推广。


    解放碑商圈有2100多台电梯


    截至9月30日,我市现有电梯数量已超过10万台,仅次于北、上、广、深,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其中,渝中区的电梯数量达到了7615台。虽然数量不是全市各区县中最多,却是密度最大的——渝中区每平方公里的电梯占有量达到385台,在全市各区县排名第一,在全国也很少见。解放碑商圈则是全市电梯最集中的,电梯数量达到2100多台。


    在我市10万多台电梯中,使用10年以上的电梯有近2万台,约占20%。渝中区的老旧电梯数量占比更大。据统计,渝中区2006年以前投入使用的载人电梯有1570台,占全区电梯总数的20%。2017年,渝中区使用10年以上的电梯数量将达到1884台,并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加。


    政府出钱给电梯“看病”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生电梯故障主要是部分电梯管理责任不明确、选型配置与使用条件不适应、维护保养不到位、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渠道不畅通,以及老旧电梯逐年增多,属地管理责任不落实等。


    渝中区质监局局长徐伦海介绍,渝中区在电梯安全隐患整治中探索出了“企业申请、安全评估、先改后奖”的模式。由“政府出钱看病,业主掏钱治病”。具体来说,就是业主如果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整改、改造,可要求物管公司、业主委员会向渝中区质监局申请对电梯进行安全评估。收到申请后,渝中区质监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对电梯进行安全评估,并制定改造方案,评估费用由政府承担。


    整治经验有望在全市推广


    电梯改造过程中,大修基金提取困难的问题,渝中区质监局也想到了解决办法。


    徐伦海说,对于业主反映强烈、急需整治改造的电梯,渝中区质监局联合街道、房管等相关部门,由街道把关,质监部门与房管部门参与,启动紧急程序提取小区大修基金,保障了电梯改造顺利进行。另外,第三方中介机构对隐患电梯的改造进行审计把关,并对电梯改造的全过程进行公开公示。电梯改造完成后,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还将对电梯进行监督检验,完成改造后的电梯实行五年整机免费质保。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质监部门将总结渝中区电梯安全隐患整治的工作经验,并有望在全市推广。网站页面管理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