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国内多城市禁止电瓶车乘电梯 合肥暂无相关规定出台

近日,郑州出台规定禁止携带电瓶车进入电梯,引起热议。据了解,目前合肥虽无明确禁止电瓶车进入客梯的法规出台,但业界人士提醒将电瓶车推进电梯存安全隐患,也会减短电梯的使用寿命。


现象:居民推电瓶车乘电梯占用电梯空间引争议


早上着急下楼,终于等到电梯开门,里面除了人,还横着辆电瓶车,根本挤不进去。相信这种情况很多市民都遇到过。


在合肥旭辉御府小区,一名业主推着电瓶车进入电梯,将电梯里已有的三人挤到角落。据了解,该小区负一层非机动车库为免费停放,且设有充电桩,投币1元可以充电5个小时。该业主称将车推回家中充电,不是为了省钱,而是怕电瓶被偷。


滨湖欣园小区地下车库设有电瓶车停放点,免费充电并有专人看守,每年收费200元。但仍有不少业主选择将车停在单元门门口和楼道内,充电时运回家中。


不过,并非所有业主都认同这样的做法,一些业主认为,将电动车推进电梯会影响其它业主正常乘坐,如果电梯损坏需全楼业主掏钱维修,这对没有电瓶车的业主来说并不公平。


隐患:电瓶车“乘”电梯方便却不安全


出于方便充电和防盗目的,不少居民将电瓶车通过电梯运回家中。这样方便了不少,可这一行为是安全的吗?


合肥市电梯行业协会秘书长丁兴礼介绍,住宅小区的客体梯空间有限,现在很多电动车车身较长,质量较重,进入电梯后势必挤占他人空间。在这么小的空间内,不好操作电动车,可能会撞坏电梯厢体和按键面板。


最重要的是,由于电梯与货梯的承重能力是完全不同的,电瓶车一类的重物进入客梯时,会导致电梯轿厢重心偏离,易造成电梯倾斜,影响使用质量,时间长了导致电梯构件磨损,减短电梯使用年限。


管理:物业难实时监控以宣传引导为主


谈到业主将电瓶车推进电梯,上楼停放充电,合肥数个住宅小区的物业负责人都“大倒苦水”。


“这种现象太普遍了,很多业主都不觉得把电瓶车推进电梯有什么不对。”中铁滨湖名邸小区物业经理胡志勇称,其管理的小区有几栋楼的电梯轿厢较小,还有业主抱怨,电瓶车放不进去。


而在设计为“人车分流”的高速滨湖时代小区中,也存在电瓶车“上楼”的状况,该小区物业主管曾经理介绍,物业曾采取过很多措施,阻止业主将车推进电梯,比如在门厅入口处设置隔离桩,但有些业主反应,这样会影响轮椅和婴儿车进出,隔离桩逐渐被破坏了。


曾经理称实时监管根本不现实,毕竟物业不是执法单位,如果强制业主,势必造成更大的矛盾。所以现在物业管理主要以宣传引导为主。



法规:未明确禁止携带电瓶车乘电梯呼吁不要用客梯运输超重物


近日,郑州市出台管理办法禁止乘客携带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已折叠自行车除外)乘坐电梯。


而在合肥,现行的《合肥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方法》没有明确禁止乘客携带何种物品乘坐电梯。最新修订的《合肥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于2016年10月14日至11月14日公开征求意见,目前还未正式发布,征求意见稿中只规定乘客不得有“乘用超过额定载荷的电梯”等行为。


据合肥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应,合肥目前尚无制定禁止电动车进电梯规定的规划。


据丁兴礼分析,如果像郑州那样“一刀切”禁止电动车进入电梯,不现实,所以目前还是以宣传规范使用电梯为主。他呼吁,市民尽量不要使用客梯运输电瓶车、建筑材料等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