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快意电梯:研发投入年均增幅20% 高端产品抢占海外市场

作为清溪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快意电梯公司在技术和资本的双轮驱动下,近年来转型升级风生水起。据介绍,公司近三年投入研发资金高达6400万元,平均年增幅20%以上,目前拥有一支200多人的研发和工程技术队伍。而更让人瞩目的是,其近年来“走出去”成效显著,在巨头激烈竞争的海外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在快意电梯的掌舵人看来,市场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必然会淘汰掉能效比较低且产品低端化的企业。要想实现长远发展,技术与管理均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业务的精进与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


A 凭借深厚积累 转型升级谋发展


“ 春江水暖鸭先知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在国内外市场中,对电梯企业的冲击和压力,我们企业也感受得比较明显。”快意电梯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企业积极围绕产品、技术、管理、服务四个方面进行转型升级,每年投入巨资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品质,同时不断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和采用机器人作业,保证技术和产品的持续提升。


其中,引进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改变企业以往的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主动自我转型,以提升企业管理能力。通过采用先进客户服务平台——快意电梯远程监控中心、成立专业工程安装服务公司、组建快意电梯维保团队等一系列专业化运作,保证快意电梯销售各环节的专业化服务,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转型升级是企业打破固有思维、自我否定的过程,在产品、研发、服务等各方面都需要重新认清自己。虽然困难,但是企业必须要做,公司从高层到基层员工全员动员,不断学习和探索。”上述负责人说。


据介绍,快意电梯一贯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储备相关技术,逐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究一代、构思一代”是快意电梯一直秉承的目标。为此,快意电梯每年投入230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保证满足企业研发所需的一切资源配置。


据快意电梯监事单平介绍,目前企业正在IPO排队。快意电梯拥有各项专利120项,其中,核心发明专利12项,且100%应用到产品之中。至今,企业已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分支机构,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点覆盖全国3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辐射2000余个县级行政区域。完善的渠道和专业化的服务,能够保证快意电梯为客户提供售前、售中、售后一站式专业的、贴身式服务,同时,通过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塑造企业品牌口碑。


“电梯是个比较小的行业,但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是有钱、愿意做就可以。它需要人员、技术以及错误的积累。一个新公司对风险无法控制,因为它没有犯过错误。”快意电梯常务副总辛全忠表示,快意电梯从小到大,从学习跟进模仿到自主研发,再到满足客户的不同地区不同标准的需求,发展成为一家年产值8亿元以上的电梯品牌企业。


B 大数据确定需求 走向海外拓市场


可以说,快意电梯这几年发展得比较快,一方面是企业的基本功扎实,无论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都在不断改善和提升,产品过硬,客户的认可是最好的口碑;另一方面基于企业的市场战略布局,特别是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之后,快意电梯深耕国际、布局全球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在快意电梯的海外国际业务部,有好几个海归人才,专职负责企业的海外业务拓展。往往一个海外项目的拓展需要业务管理人员长时间的讨论、酝酿,才会最终决定。而决策的过程中,最重要是看出口数据。“看全世界各地到中国采购哪些东西,可以确定哪个市场有这个需求。再通过网络或媒体了解当地的情况,分析大数据确定这个地区的市场需求情况。”该部门的人员透露。


通过这样的方式“走出去”,快意电梯较为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在新加坡。企业自2006年进入新加坡以来,已经中标了新加坡建屋发展局(HDB)电梯供应项目,合计为该项目提供电梯超过5000台,凭借安全优质的产品和专业高效的服务,受到新加坡政府和国民的高度赞赏和认可,连续六年成为HDB战略核心电梯供应商。


“从HDB再到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滨海私人高档住宅、新加坡MRT轻轨等项目,新加坡大部分国民日常出行所使用的电梯均来自快意电梯。”新加坡电梯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加坡是我们第一个海外市场,也是最难啃的。”据快意电梯海外业务总监介绍,新加坡的要求会比一般地区如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要严格。“当时有关部门出来的标准、标书有厚厚三四本,光研究标书就需要团队花一两个月的时间,一条条细节把它啃下来。”


辛全忠曾多次带队督导海外的项目。“一出去就会遇到文化上的差异。比如新加坡,虽然是华人社会,但他们对产品细节、工作程序方面的要求,基本是西方的思维习惯。我们的施工队在当地开展电梯更换项目,会躺在花园的凳子上休息下,但这些举动在新加坡的公共场所是不允许的。包括大声说话、开会集会等,这些在当地都需要引起注意。”


“走出去”也意味着与国际一线品牌直接搏杀。目前欧美以及日本的大品牌,占了全球海外市场的绝大多数。对此,快意电梯定的策略是“两条路”:一是找当地的合作伙伴,由其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二是在当地设立公司,就相当于独立的子公司。截至目前,快意电梯已经在中东、印尼、香港、斯里兰卡成立了四家子公司。正筹划在印度、澳大利亚等地成立合资公司。快意电梯的海外扩张之路走得颇为稳健。


目前快意电梯正在着手进入俄罗斯国家。“俄罗斯近年来经济有所下滑,相应的电梯使用量也会变少,因此在当地拓展也需要等待时机。”快意电梯海外业务总监介绍,事实上,电梯是一个很特殊的产品,在厂里是零部件,到现场经过工程施工,才能形成一个产品。这就考验企业的工程、管理、维保及客户服务能力。“比如出去俄罗斯就会遇到语言问题,当地讲英文的很少,而且俄罗斯的技术门槛有自己标准,要做相应的产品认证,这对技术、市场、人员以及产品服务而言都意味着新挑战。尽管如此,俄罗斯这么大的市场,还是要闯一闯。”


C“倍增”计划如虎添翼 加速推进全球化


按照业内人的说法,中国电梯行业是国家比较早开放的行业,处于完全市场化竞争的状态。在这个背景土壤里成长起来的民族企业,目前部分也具备了比较强的海外竞争力。例如快意电梯,其出口已占到公司的1/4至1/3。“能活下来就要找到生存之道。”辛全忠如此表示。


2011年,快意电梯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的工业园投入使用,同时创建IFE中国技术研发中心,园区内兴建85米高的电梯试验塔和40米高的扶梯试验塔,成为“东南亚第一塔”。


“长期以来,快意电梯承担省、市科研项目研发任务,先后与多家知名院校签订了长期产学研合作协议等,这些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助推器。为此,IFE中国技术研发中心和 东南亚第一塔 的建设,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要。”快意电梯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在研发人才培育方面,研发技术人员招聘渠道则以网络招聘和猎头推荐为主。“一般通过电梯英才网和智联招聘网这两个网站,进行简历搜索和筛选,然后预约到公司面试,在不能满足部门需求或较高级的研发技术人员招聘时,会通过猎头公司进行人选推荐。另一方面公司每年都会培养一批储备研发技术人员,一般10月份左右开始招下届毕业生。”快意电梯商务经理吴馨玉说。


近年来,清溪镇通过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初步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的支持。这些年来清溪政府积极引导、支持企业转型,比如积极支持快意电梯参加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项技术、专利、品牌等方面的学习培训等,都对企业助益很大。”快意电梯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我们所在的清溪镇推出的 倍增 计划,让企业更有了如虎添翼的感觉。”


按照企业股东大会五年规划的设想,快意电梯今后将在政策、环境、平台的支撑下,重点发展两方面:一个是产品与管理的创新,加大创新型技术研发的投入,配备更加完善的实验室设施,系统化地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一个是行业供应链上下游的延伸,通过并购等可能的手段在未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倍增,为加快全球化进程和稳步踏入高速电梯领域夯实基础。


对话


快意电梯常务副总辛全忠:


企业愿为清溪积蓄力量共图发展大势


南方日报:作为企业负责人,您如何理解“倍增”计划?企业这几年有什么规划目标?


辛全忠:企业“倍增”计划已成为当前全市范围内商界关注的焦点。实施“倍增”计划,大力提高集约发展水平,这体现出了东莞市委、市政府与企业共同发力、攻坚克难的坚定决心。它不仅仅是政府带动企业突出关键环节,完善配套政策,加强督导与考核,着力形成多维度的工作格局,专业而系统地实施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还需要以点带面,在各个地区建立典范进行引导。


快意电梯能够进入清溪镇首批企业“倍增”计划名单,离不开各级政府领导对企业界的实际需要的持续关注。企业愿意为这座靠传统产业起家的小镇,积蓄力量,共图发展大势。


南方日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怎样输出技术?如何与海外做技术交流?


辛全忠:最近有几个在海外的项目,我们都有提供技术支持。每年也会安排一定的时间让海外合作伙伴过来进行技术培训,接受技术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及要了解产品技术、安装调试等方面内容。这是企业在海外做到一定规模和量级以后,必须要做的。


所谓“走出去”,考验的一是对海外标准、技术壁垒的了解,二是技术支持能力。我们通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建立了相应的支持服务能力。就拿快意电梯来说,光持护照的员工就有一两百名,这就保证了随时可以出国的人员。


南方日报:您是怎么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对企业发展有什么帮助?



辛全忠:“一带一路”战略整体对中国经济发展是有利好的。事实上,目前中国存在行业产能过剩,而“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则没有中国那么强的产品和技术。通过“一带一路”,我们可以输出技术、资本、服务等,帮这些国家做建设,也正好可以转移过剩的产能。


此外,“一带一路”战略使企业在海外市场推广上的信心更加足。今后涉及到一些政策因素,作为民营企业身份投标,相对应会更加灵活、放得开,方便相关事项的开展,政府在政策辅助方面也会有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