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北京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财政补贴40%

9月6日,市人大召开“养老设施建设”专题座谈会,相关部门透露,本市将在通州试点建设“职住一体、多代共住、医养结合、持续照料”的新型适老社区,并纳入保障房建设范畴。与此同时,老旧小区楼房加装电梯试点实施方案已经确定,年内城六区将加装不少于24部电梯。另外,部分北京市属国企也利用自有房屋土地参与养老设施建设,目前本市10家国企参与建设的养老项目中已有15个投入运营,提供床位2377张。


城六区老小区年内加装24部电梯


到2015年底,本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313.3万人,约占户籍总人口的23.4%,养老床位缺口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对社区居家养老的需求尤为突出。


据市住建委委员赵成介绍,市住建委及多个部门推动多年的老旧小区楼房加装电梯工作,目前已经有了试点实施方案。据介绍,今年内城六区计划加装不少于24部电梯,每个区4部,试点资金以房屋所有权人自筹为主,市财政补贴电梯购置和安装费用的40%,24万元封顶。


依据试点实施方案,增设电梯部分不计入原楼房建筑面积,不变更原房屋产权信息。试点项目简化审批流程,不办理立项、用地、规划、消防和施工审批手续。试点工作由城六区政府相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对于居民利益难以协调的问题,应当依法通过民主协商形成合理可行且兼顾各方利益的改造方案。


赵成表示,目前海淀区和石景山区已经初步确定了改造一项。市住建委将会同规划、质监、民政等部门督促、指导各区加快推进试点,力争9月底前确定试点项目,年底前完成改造工作。


老龄家庭保障房将实现应保尽保


建设适老社区试点,有利于推进中心城区人口疏解,有利于提高养老、医疗公共服务质量。市住建委委员赵成介绍,今年初,城市规划建设领域改革小组将建设医养结合适老社区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市住建委会同规划、国土、民政等相关部门初步明确了适老社区建设模式,试点规划选址等工作意见,明确在城市副中心试点建设“职住一体、多代共住、医养结合、持续照料”的新型适老社区,纳入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范畴。


据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自2007年开展保障房建设以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申请人和居住人数据,今后将对老年人、年轻人等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建设保障房项目。今年,本市在大兴高米店等3个公租房项目试点“老年家庭与子女家庭就近选房”,为居家养老提供支持,共有6户家庭受益。


赵成表示,本市优先保障老年人基本住房需求,将60岁及以上老龄申请家庭全部纳入各类保障性住房优先分配范围,符合廉租条件的老龄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其他老龄家庭平均缩短轮候时间1年左右。


实物保障之外,本市还通过政府提供市场租房补贴的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家庭通过租赁市场房源解决住房问题。截至目前,廉租家庭申请保障性住房基本做到应保尽保,经适房家庭配售5868套,限价房家庭12680套,公租房家庭(含实物廉租住房)配租2049套,显著改善了一大批老龄申请家庭的居住条件。


非营利养老机构可享租金优惠政策


昨天,市规划国土委副主任谢俊奇介绍,在政府无偿将公有设施提供给社会组织和企业管理运营、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等方面,本市已制定相关支持政策。


据了解,目前试点的电梯责任保险,基本险保费为每台电梯每年100元,每部电梯每次事故及累计赔偿限额为300万元,每次事故人员伤亡的最高赔偿金额为100万元。此外,还有“乘客滞留责任附加险”,乘客在被困电梯内滞留40分钟到一个半小时的,可以获赔200元,超过一个半小时的,可以获赔400元。正式方案的相关条款,预计会有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