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杭州拟立法为电梯安全“保驾护航”



  昨天,作为今年市政府立法项目之一的《杭州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在市政府网站发布,公开征询市民意见。


  从征求意见稿来看,杭州打算从电梯的生产、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等方面把关,为电梯安全“保驾护航”!


  如果市民对征求意见稿有任何意见或建议,7月23日前都可以登录“中国杭州”网上听证留言。


   将报废零部件用于电梯生产


  电梯生产单位最高将被罚10万元


  如果说电梯的一些零部件在出厂时就存在质量问题,那电梯的安全又能如何保障呢?


  所以,征求意见稿对电梯的生产制造环节作了一些约束。


  比如,不能将报废的零部件用于电梯生产;出厂时要注明电梯及其主要零部件设计使用年限或者次数;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应当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受托单位不能转委托或变相转委托电梯安装、改造、修理业务。


  倘若违反规定,电梯生产单位就将面临一定的罚款,而且数额也不小。如,将报废的零部件用于电梯生产,最少罚1万元,最高罚10万元。未注明电梯及其主要零部件设计使用年限或者次数的,也会罚1-5万元。


   电梯内未张贴本单位应急救援电话


  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最少面临1万元罚款


  对电梯生产单位有要求,自然,对电梯的使用管理单位也有要求,一条条列出来还挺多。


  比如,要按照规定在企业不同厂区、物业管理项目配备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


  要在电梯显著位置张贴本单位应急救援电话;


  发现电梯存在事故隐患,应立即暂停使用电梯;


  电梯使用标志有效期内出现破损,或者记载信息变更,要向电梯检验单位及时申领新的电梯使用标志;


  因建筑物改造、维护等原因,电梯需要停止使用一年以上的,要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停用手续;


  如果是车站、机场、客运码头等公共交通场所的电梯,应委托给制造单位或者制造单位委托的单位实施等。


  一旦违法上述条例,电梯使用管理单位也会受到惩罚——最少罚款1万元,最高罚5万元。


   维保单位一旦踩了这些“红线”


  最高将被罚10万元


  大家都知道,电梯在使用一定年限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维护保养得好,小问题就化了,反之,则很可能会酿成大祸。


  因此,这份征求意见稿还特意对维护保养作了明确说明,同样,如果维保单位踩了“红线”也会面临一定的罚款,最少1万元,最高10万元。


   这些“红线”包括:


  转包、分包或者变相转包、分包维护保养业务;


  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制定维护保养计划;


  未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出入口公布最近一次维护保养信息;


  更换的电梯零部件无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或者安全保护装置无型式试验证明;


  未对维护保养的电梯进行自行检查;


  未建立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置记录并保存5年;


  对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电梯,在年度自检中未进行功能性试验和制停距离检查;


  应急救援电话未能24小时有效应答等。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提到,如果检验、检测机构出具虚假的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估报告严重失实的,机构将被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同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