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一线“电梯医生”连轴转 月检40多台电梯

如今,电梯与人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电梯的健康运作也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安全。作为保障电梯健康工作的“医生”,电梯维保技术人员平时如何维保电梯?这一工作对他们有何专业要求呢?记者跟随市区一电梯公司的维修技术人员外出工作,近距离感受他们连轴转的工作常态。



 电梯维保人员在轿厢顶部检查部件。陈文庆 摄


  工作量较大


  月平均“体检”40多台电梯


  “我们公司负责维保的电梯较多,员工几乎每天都有外出维保任务,一天最多要出动三四趟。”电梯维修工方炯今年只有27岁,却已经有着7年多的工作经验。他告诉记者,公司里一般2人组成1个小组,负责固定区域的电梯维保任务,如果遇上更换钢丝绳等工作量较大的任务,就由2个小组组成1个中组进行维修。


  方炯与同事何伟涛组成的小组,每个月得负责40多台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按照每15天一次半月维保来算,一个月要维保80多次,平均每天要维保电梯二三台。正常的半月维保每次都需要约1个半小时,而遇到一些因年久老化或潮湿环境等导致部件损坏的情况,则有可能要花去他们一整天的维修时间。


  近日,记者随着方炯来到榕城区一小区进行15天一次的电梯例行保养。来到电梯门前,方炯他们先拉开围栏暂时封闭电梯并进行控梯,以防不知情的住户进入这台正在接受维保的电梯。保障措施做好后,方炯和何伟涛就开始进入电梯轿厢,为每一楼层的电梯门沟清理沙土等异物,并检查电梯内壁是否完好。随后,他们来到电梯机房检查主机抱刹、承槽、限速器等部件运作是否正常,并清扫卫生。一阵忙碌后,他们又来到电梯井道的轿厢顶,检查各层电梯门锁、门轨、钢丝绳,并为道轨添加润滑油。最后,他们到负一层的电梯底坑检查安全开关等部件,因为这里经常会覆盖洒落的尘土,需要定时清扫……“像今天这样的半月维保,需要检查及调整的内容达31项,而年度维保要检查79项内容,耗时更长。”方炯介绍道。最后,在31个必检项目检查完毕后,方炯和何伟涛还要挨层乘坐电梯,感受电梯运行是否完全正常。


  一个流程下来,1个多小时过去了,而方炯和何伟涛也满头汗水。“等到盛夏时节,尤其在4平方米多的轿厢顶,封闭空间里会感到闷热异常,简直就像在蒸桑拿。”方炯一边拭去额头的汗水一边说。


  老工带新工


  有证没技术不能上岗


  按规定,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入行有着一定的准入门槛。每一名电梯维保人员需要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才能上岗工作,否则只能以学徒的身份跟随有证技术人员学习,但不能进入电梯内部及机房、轿厢顶和底坑负责维修。方炯告诉记者,每名电梯维保人员初入行的时候,都会由有经验的师傅以带学徒的方式,带领他熟悉电梯维保工作。“哪怕是成功持证上岗了,一般也至少需要当1年学徒,在学习技能后,才能够独当一面参与电梯维保。”方炯说。


  然而,哪怕是方炯这样的“老师傅”,有时候在狭小的空间里检查电梯部件也难免会被尖锐的机器棱角扯破衣服或刮伤手臂。“可能在电梯外面看来,我们只是简简单单地进进出出、上上下下,但是在电梯里尤其是轿厢顶处,一个不小心就磕到碰到。而安装电梯时整个井道空荡荡的无处落脚,就更加危险了。”据方炯介绍,因为行业的特殊性,电梯公司也为他们每个人购买了高额保险。


  从事电梯维保工作对方炯他们有另外一个严格的要求,就是必须“随叫随到”。接到报修电话后,电梯维保人员需要在一个半个小时之内到达报修地点,要是发生电梯困人的情况,则必须在半小时内赶到。“如果轮到一个人当班,他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哪怕是半夜两三点有报修电话打进来也须赶紧装备出动。”方炯说,“我们的工作关乎用户的安全,遇到状况必须第一时间到场,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