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切实加强隐患电梯综合治理 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依法责令停用正在整治的新华家园3号楼电梯


  电梯是一种机电类特种设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电梯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广大市民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垂直交通”工具。


  电梯安全,关系民生,关乎社会稳定和谐。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电梯安全事故频发,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关注。尤其是去年荆州、杭州电梯致人死亡事故,今年年初西安电梯致人死亡事故,以及今年5月接连发生的深圳、北京、重庆、台湾等地电梯致人伤亡事故,一次次向我们敲响电梯安全警钟。


  湖北省、武汉市主要领导多次就电梯安全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明确指出:隐患就是事故,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要严查重处、即查即处。要坚持以钢铁之硬度、严苛之标准,切实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和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追责。


  为加强电梯安全综合治理,去年10月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武政规[2015]9号,以下简称电梯10条)。《武汉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267号)也于今年1月27日正式颁布,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今年3月,武汉市委、市政府将“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有待加强”纳入电视问政承诺整改内容,再次表明市委、市政府对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


  去年10月以来,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领导的重要指示和批示,落实武汉市电梯10条和《武汉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切实加强电梯安全综合治理,各区、各部门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大力推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电梯安全综合治理格局逐步形成


  依据电梯10条,武汉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17个职能部门、17个区(功能区)分管负责人组成的全市电梯安全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电梯安全综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电梯10条”和《武汉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实施路径、时间节点和责任单位,全市电梯安全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江岸、洪山、东湖高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个区成立了电梯安全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市房管局结合住宅小区综合管理,召开全市物业小区电梯安全工作专题会,组织开展物业服务企业电梯安全管理专项检查,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物业管理住宅小区电梯使用安全管理职责的通知》。市城建委会同市质监局启动《住宅电梯配置与选型通用要求》标准研制工作。市工商局联合市质监局启动《电梯维护保养合同示范文本》的制定,已广泛征求物业、维保单位意见。市安监局结合工作职能,对电梯安全工作开展督查督办,推进隐患整治。公安部门配合处置因封停电梯引发的群体事件。公安消防局积极参与电梯故障困人应急救援,2015年总计参与电梯困人救援2605次。质监部门对列入今年计划的1687家重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927家,占计划总数的58.4%;受理电梯投诉举报1566件,已按规定时限办结1536件。


  一批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得到整治


  东湖高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江岸、硚口、汉阳、青山、黄陂、新洲区政府高度重视电梯安全,对2015年省委督察室督办的我市86台带病电梯逐台整治、逐台消除隐患,目前已全部整治到位。黄陂区“龙巢小区”,江岸区“新丽大厦”、“君安大厦”,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毕加索大厦”等住宅电梯安全隐患整治得到有效解决。


  加强“三无”老旧住宅电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江岸、江汉、武昌、硚口等区将“三无”老旧住宅电梯安全隐患的整治,作为民生突出问题来抓,多方筹措资金,解决了部分因资金问题而无法改造更新的老旧住宅电梯安全隐患。如江岸区2015年改造更新老旧住宅电梯32台,今年又将“三无”老旧住宅电梯改造更新纳入区政府十件实事,拟一次性解决全区剩余的41台“三无”老旧住宅电梯改造更新问题。


  结合电视问政突出问题承诺整改,全面推进电梯安全监管各项工作落实。为巩固2015年电梯安全大会战成果,继续开展电梯安全攻坚战。以问题为导向,针对电梯使用标志张贴不规范,超期未检、检验不合格电梯仍在继续使用,部分电梯故障频发、多次困人等突出问题,监管部门及时发布通告、加强巡查检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如组织对今年一季度新出现的全市超期未检和检验不合格的1074台电梯进行集中整治,截至5月30日,已检验合格电梯665台,报停、报废267台,合计932台,整治合格率已达86.8%。


  电梯维保单位监管力度加大


  4月26日,武汉市质监局召集全市电梯维保工作会,全面部署加强电梯维保行业自律和监管工作。启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电梯专业委员会筹备建设工作。组织电梯维保单位发起“电梯维保工作社会承诺”活动,全市近300家电梯维保单位在《电梯维护保养承诺书》上签名,向社会公开承诺:严格按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要求规范维保行为,提升维保质量,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全面加强电梯维保单位监督检查,已检查维保单位110家,下达监察指令书36份;制定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抽查方案及细则,启动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抽查工作。6月中下旬,将依据监督检查及现场抽查结果对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综合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发布第一批电梯维保单位“红黑榜”。


  智慧电梯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启动


  武汉市质监局会同市网信办组织开展智慧电梯安全监管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经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确定以“1+6”模式建设全市智慧电梯安全监管系统,包括:一个数据中心管理平台,地理信息、维保监察、定检监察、监督检查监察、应急处置和大数据分析预警等六个分工明确又相互衔接的应用平台。该系统将具备以下功能:


  通过数据中心管理平台,采集电梯基本信息、维保信息、检验信息、监督检查信息、困人故障信息、投诉举报信息和互联网相关信息,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电梯健康大数据监测系统,为每一部电梯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安全等级评估。


  根据电梯安全等级,合理确定电梯安全监管重点和电梯维护保养方案,进一步提高电梯安全监管水平。


  通过电梯维保监察平台,采集电梯维保数据,加强对电梯维保质量的监督。


  通过电梯应急处置平台,收集电梯困人信息,组织电梯救援,加强对使用管理单位和维保单位的监督,提高电梯救援效率。


  建立电梯安全手机客户端系统,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所乘坐电梯的基本信息和安全状况,对电梯安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投诉举报。


  目前,该系统建设已进入项目招投标阶段。


  电梯安全监管力量得到加强


  按照“电梯10条”,各区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辖区电梯安全综合治理,积极采取措施强化电梯安全监管力量。


  如江岸、蔡甸、新洲、江夏区将电梯安全工作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明确职责任务,逐步实现街道电梯安全监管全覆盖。


  汉阳区推进电梯安全网格化管理,在全区范围开展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网格化管理的作用初步显现,并筹集资金对148名街道、社区安全协管员进行奖励补贴。


  武昌、硚口、黄陂区将电梯等特种设备监管工作下沉到基层站所,发挥区级机构整合合力。


  江汉、洪山区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用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协管员,充实电梯监管力量。


 电梯安全宣传教育全面展开


  充分利用平面媒体、电视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电梯安全常识、相关法规和安全预警宣传。如通过媒体对沌口联投金色港湾、江汉新华家园等电梯典型案例的连续剖析报道,强化社会对业主(业委会)、物业管理企业、维护保养单位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对电梯隐患整改经费来源、如何规范使用电梯等的认识和了解。


  武汉市质监局先后在媒体刊登《关于加强全市电梯使用标志管理的通告》、《关于切实消除电梯严重事故隐患的通告》,推进电梯使用标志等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电梯安全知识教育的通知》,通过召开电梯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班会,发放电梯安全告家长书等活动,“小手拉大手”宣传电梯安全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