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老旧小区更换电梯得有“主事人”

  鼓楼区挹江门街道萨家湾24—27号楼的两部电梯,2014年8月就被质监部门责令停用,12层高楼、182户居民每天步行上下楼,更换电梯筹资、使用等环节频频受阻,历时一年零八个月终得圆满解决。这起一波三折的事件背后,引发出对老旧小区更换电梯难的思考。


  随着城市高层住宅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小区电梯迈入“老龄化”,老旧小区更换电梯难,已经成为困扰很多地方居民的一大难题。究其因,在于一些老旧小区特别是没有物管或业委会的小区,缺少更换电梯“主事人”,难以将相对分散的业主统一起来,筹集到更换和维保资金;电梯更换乃至以后的维保工作也难以开展。萨家湾这个老旧小区更换电梯遭遇一波三折就是如此。


  根据我市老旧小区更换电梯的相关政策,改造费用由房屋产权人承担10%。但萨家湾这个老旧小区需要更换电梯的几栋楼房,是没有物业管理的拆迁安置房,居民觉得钱不该由自己出。为此,挹江门街道和福建路社区联合居民代表,多次召开民主协商会,最终说服居民承担10%更换电梯费用。电梯改造工作完成后,因为该小区没有物管,电梯缺少接收单位,拿不到电梯安全许可证无法使用。这时候,还是由街道和社区出面,由街道的“两站一中心”代表居民,寻找到一家有资质的物业公司接管电梯。


  可以说,正是由于街道和社区不避民生痛点,充当了电梯更换的“主事人”,萨家湾老旧小区这两部电梯才得以成功更换并使用。对那些电梯需要更换和维保的老旧小区来说,萨家湾的经验值得借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般电梯的使用寿命在15到20年,按此推算,我市建于2000年前后的小区,都将面临电梯更换问题。为顺利推进这项民生工作,不让居民正常生活被电梯所困,相关小区所在的街道及社区,作为服务群众的基层政府和组织,应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更换电梯“主事人”的职责,并未雨绸缪提前介入,对小区电梯、更换资金、物业管理情况等进行摸底,积极应对采取措施。


  根据我市相关政策,已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房屋,相关产权人承担的整治资金,可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中列支。对没有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业主,老旧小区所在的街道和社区,可以依照相关规定向业主收缴备用。所以,对没有物管的老旧小区,街道和社区同样应该提前介入,帮助小区建立物业管理。如此,当这些小区更换电梯时,就不会遭遇缺少收受单位的尴尬了。这方面,我市栖霞区的做法值得学习。2014年,对没有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该区通过政府先兜底、再引进物业公司进行市场化管理等办法,实现了307个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全覆盖,一劳永逸解决了老旧小区的物业管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