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浙江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杭州的民间尝试

    杭州仓基新村10幢2单元,这里曾经诞生了第一台居民集体出资加装“接力式楼道电梯”。昨天记者再次来到仓基新村,找到了安装楼道电梯的发起人3楼的谢师傅,因为深受帕金森病困扰,他出行依赖轮椅,上下楼更是困难。


  这幢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共5层。接力式楼道电梯与常见的垂直厢式电梯或商场里的自动扶梯不一样,它的电梯组件紧贴着楼梯边的墙壁,按一下按钮,一个踏板就会从电梯壁上自动弹出,人站上去,抓住扶手,推动扶手上的按键,踏板就缓缓上行或下行,松开按键电梯就停止。


  1到3楼的两台电梯是谢师傅家掏的钱,3楼到5楼的两台是5楼的陈阿姨和另外一个邻居平摊的,后来又有几户邻居加入分担了费用。每台电梯价格是3万元。除了电费外,现在每台电梯每年还需400元的维保费用。


  楼道里的电梯正式启用到现在有3年多时间了,谢师傅的老伴87岁的魏奶奶用了4个字来评价,“比没有好”。因为谢师傅没办法站在电梯的踏板上,所以再额外定制了一个小椅子,下楼的时候,必须先把小椅子卡在踏板上,再把谢师傅扶上椅子坐好。而电梯与电梯之间需要“换乘”,所以每下一层楼,都必须重新安装椅子。魏奶奶带着期盼说:“如果是厢式电梯,轮椅就可以直接上下了。”


  其实外挂式厢式电梯,杭州的老小区也试点了一处——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组织的仁寿山17、18幢。钱报记者去现场发现,17幢安装了一台,18幢有2台,外观看起来和观光电梯一样。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工作人员表示,仓基新村的接力式电梯并不是指导意见中所指的电梯。“仓基新村的电梯是一种方便上下楼的辅助设备,但使用厢式电梯需要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报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