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需强制“差”评电梯维保企业退出市场

    每月中旬,由广州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主办的全市电梯维保企业信用等级结果都会对外发布。据相关媒体报道据2015年全年数据,广州市自去年4月以来,被评为“差”级的维保企业一直居高不下,在80~100家之间波动,占到所有参评企业的近一半。其中,有不少“差”级企业更是多次得分倒数。


  然而,近一半的“差级”维保企业仍在运营,“退出只能靠企业主动”。这只是因为电梯维保作为一种市场行为,暂时没有明确的法规来强制其退出。


  把“差”的维保单位清除出去,完全靠市场行为是不行的。目前,广州市住宅小区电梯的日常安全管理主要由开发商、物业、业主委员会或街道、社区管理三种模式。一般由开发商做前期管理,随着业主的入住率增高和物业的进驻,电梯逐步移交给物业统一管理,由物业委托电梯维保单位维护保养;无物业进驻的社区,电梯则主要由业主委员会或所属街道、社区进行管理,并委托电梯维保单位维护保养。


  由于每月物管费是经物价部门订出的,如果电梯维保费增加意味着利润的减少。因此许多价格低廉的电梯维保公司有很好的市场。2013年,广州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曾首次公布电梯维护保养指导价,10层以下电梯的指导价不低于455元。但目前市面两三百元一个月的维保价格却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电梯维保就成了一个“劣币驱良币”的市场,“差”评企业就不会自动退出。


  另外,据报道电梯维保评分结果和市民的直观感受并不一致,甚至有被多次投诉、发生过冲顶直落事故的电梯维保企业被评为“优级”。因为扣分项目的依据多为被质监部门通报、在电梯监督抽查或执法检查中被发现问题、违反相关法规被行政处罚等。而对于市民直观感受的举报、投诉或媒体曝光,经查属实或确属维保质量问题的,每宗仅扣区区3分,对维保企业评价影响可忽略不计。

生命不能当成儿戏,对于关系生命安全的电梯,嘉立认为仅仅依靠电梯保险是不够的。保险只不过是事故发生后的补救,我们应该着眼于预防让危害生命安全的事故不发生,必须要有新的办法、新的措施。


  比如完善维保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对全市建筑物内的电梯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保证电梯定期检修,保证电梯内急救电话等设备的安全有效;解决物业弃管电梯的管理和维护问题;对全市电梯设编号牌,显示电梯的地点、位置,以便电梯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救助;增强电梯内手机信号,使手机通讯畅通等。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法规强制要求完善电梯维护保养评价制度,并强制让“差”评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