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扶梯右站左行人多排队 这些文明礼仪你做到没

   火车站售票处有序排队


  

  汽车南站里,一些乘客直接站在了扶梯中间

 

    细微处,更能见真实。身边的文明,更应该从身边一件件小事做起。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以她的亲身体验向全社会发出了“小举动 大文明”的倡议。在生活中,有许多触手可及的文明,是否每个人都做到了呢?昨天,记者深入车站、轨交线路和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展开了走访。

    汽车南站直击:

    扶梯上自觉靠右的旅客占了一多半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了汽车南站,在一楼出发大厅里,旅客络绎不绝。在出发大厅中间部位,便是一部通往二楼的扶梯。不少带着行李的旅客,正通过扶梯前往二楼。记者通过观察发现,有些旅客,在上了扶梯后,基本都能自觉地靠右,手扶扶梯。而有些年轻旅客,在上了扶梯后,有的直接站在了扶梯中间,有的则靠左站立,一下便把扶梯通道给堵住了。那么,右站左行的规矩,是不是所有旅客都知晓呢?记者随机展开了访问。“无论是行车,还是走路,靠右是咱们的行路规矩,乘扶梯,当然也要遵守这规矩了。”旅客邵先生表示,对于靠右站立的规矩,他是知道的,在平时,他也一直注意这规矩。无论是去超市购物,还是商场,基本都做到了这一点。在邵先生看来,靠扶梯右侧站立,不仅留出左侧空隙供办急事的人通行,对于本人来说,手扶扶梯,哪怕扶梯突然停了,也有安全保障。

    当记者在扶梯口,询问一位站在扶梯中间的旅客,为何不靠右站立时,这位旅客显得有点茫然。随后记者通过与其攀谈,这位旅客坦言,自己不知道乘扶梯有“右站左行”的规矩。“以后我会注意了,要靠右站,把左侧空出供人通行。”这位旅客难为情地说道。

    在记者近一刻钟的观察中,发现能自觉靠右站立让出左侧空间的旅客,占了所有旅客的一大半。

    轨交车站直击:

    少数旅客还是没能做到先下后上

    下午1点多,记者又乘坐轨交二号线从胥江路站到苏州火车站进行了体验。在胥江路站台,乘客只有不到10人,等候列车进站的时候,乘客都很自觉地站在导向标识边上。记者没有发现任何乘客站在车门中间进入车厢。

    进入车厢后,虽然座位剩余不多,但是整洁的车厢内还是能够找到部分座位坐下。当列车停靠广济南路站时,进出的乘客明显增多。记者看到上下列车的乘客都能按照地面的标线“先下后上”,不少乘客几乎都能将车门中部让出给乘客下车,两侧供乘客上车。虽然人流不小,但是整个秩序仍然比较稳定。

    当列车停靠苏州火车站时,比较集中的客流让人感到车厢内外变得有些拥挤,然而大部分乘客仍然按照导向标识进出车厢。然而记者在车厢里看到,由于车内位置比较空,有些乘客将自己的随身包顺手放在了身边的空位上。

    下午4点多,记者又在轨交1号线沿线进行体验。像养育巷站这样比较小、客流量少的站台,乘客同步上下虽也不会拥挤,但是有一些乘客,没有等他人全部下完便开始上车。随后,当记者来到人流量较多的乐桥站,列车刚一进站,不少乘客涌到车厢门口,完全没有注意地面用黄线标示清楚的“中央下车,两旁上车,先下后上”的标识。车厢里的人还没开始往外走,外面就已经有乘客把腿迈向了车厢。

    记者随即采访了几位在“下车”区候车的乘客,得到的答案并不尽相同,但都表示知道要“先下后上”,只是人一多,大家围成一团,就排不了队了。

在轨交站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时管理,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会尤其注意和提醒乘客,使其遵守“先下后上”的规则,不要拥挤,按地面黄线标注区域站好。“但是很多情况下一个人看不过来,很多人喜欢往前后车厢挤,让中间空着,人多的情况下还要靠大家自觉。”广济南路站1号线的工作人员说道。

    火车站直击:

    人多自觉排队的人也多

    记者到达苏州火车站之后,从二号线站台火车站北广场,从地下一层乘坐自动扶梯来到地面。在乘坐自动扶梯的过程中,不是所有乘客都保持左行右立的方式。

    “我看前面的人是那么站的,所以我也没有考虑那么多。”一对山东来苏旅游的游客告诉记者,其实他们平时也有这样习惯,只是一着急就没有顾上,而且看到前面的人两边都站着,所以就并排站了。记者在观察时发现,连外籍人士也会“入乡随俗”。

    不过自动扶梯上的情况并不能代表全部的情况,记者在火车站售票处看到,每个窗口都有二十多名旅客在排队购票,但是并没有出现插队的情况。虽然人很多,但是整个售票厅的秩序还是很不错的。

    记者在火车站进站口看到,由于仍处于春运期间,乘客需要出示车票和证件才能进入车站。在进站口,乘客们带着行李有序进站,并且接受安检。

    记者在苏州火车站体验时还发现,虽然部分乘客在出入轨交站台的自动扶梯上,并不一定会按照左行右站的规则站立,但是一旦出现有人需要赶时间通过自动扶梯时,所有人都会主动让出一条通道。

    在火车站一楼大厅,记者遇到一位赶火车的乘客乘坐自动扶梯,可能是遇到前面两人并排站立,这位乘客轻轻地说了声“请让一下”,前排两人立即向两边让了一下,这位乘客顺利通过。随后记者发现,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如果自动扶梯上两人并排站立,而后面有需要的乘客只要提出要求,总是能够得到足够的空间通过。

    记者也在火车站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的自动扶梯上进行了体验,人们在遇到赶路人请求的情况下还是能够主动让出通道的。记者在轨交交通2号线石路站出站口乘坐上行自动扶梯时,前排人可能是听到记者的脚步声,回头确认了一下就直接让开了左边的空间。

    商场、医院直击:

    直升电梯享受方便之余

    也为他人行方便

    昨天下午,记者首先来到了观前的几家大型购物商场。可能是由于非节假日的缘故,商场里的人流量并不是很大。因此,在直升电梯前等候的顾客并不多,电梯到达时,顾客基本都能陆续进入电梯、选择楼层,秩序井然。

    记者在石路某大型商场采访时,可能是商场购物的市民比较悠闲,乘坐自动扶梯的人并不密集,而且成双成对的顾客基本都是并排站在电梯上。“到这里来不赶时间,所以想不到要把左边让出来。”市民袁阿姨昨天带着小孙子和朋友出来逛商场,对于商场内的自动扶梯是否需要让出左边给需要的人时,她表示如果有人提出要求,她会主动让出来。

    在走访中,虽然大多数市民在搭乘电梯时都能够互相谦让,注意秩序。但是,也有大意的市民做出一些不恰当的举动。记者在观前一商场准备乘坐直升电梯回到一楼,在距离电梯一段距离时就看见电梯已经到达。这时记者身后的一位女士,看到电梯来连忙小跑上前,眼见着电梯门即将关闭,她竟然伸出了脚阻挡电梯门。记者随后询问了该女士,是否知道用脚阻挡电梯门是很危险的行为。对方颇为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知道这种行为不对,但是当时一手拎着皮包,另一只手拿着饮料,又急于搭乘电梯,情急之下就做出了这样的举动。

    与商场有些冷清的境况不同,医院的门诊大厅内人头攒动。记者在市立医院本部的大厅内看到,等候挂号和缴费的市民排成一条条长龙。门诊一楼的直升电梯前也有相当多的人在等候。等候过程中,市民们并没有排成队伍。但是电梯到达后,大家并没有急着涌进电梯,而是自觉地分立两侧,为出电梯的人让出一条通道。等到所有人都出电梯后,外面的人才陆续进入。记者发现,先进入的市民大部分主动地靠近电梯墙壁站立,为后进入的人留出更大的空间。由于人比较拥挤,有的市民距离选择楼层的面板较远,这时,电梯内其他人或是主动让出空间,或是帮助按不到楼层的市民选择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