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看邻居上下楼梯太辛苦 八旬老伯设计楼道电梯

    家住竹桥社区的姚老伯今年82岁,记者去采访时,他捧着两本绿色的本子,很满足,很开心。


    这两本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一项专利名称为“楼道改造用电梯”,另一项为“轮椅上下楼梯的辅助装置”。

    去年7月正式申报专利,12月中旬拿到这两本专利证书,姚老伯很有成就感,他现在的心愿就是,能有电梯企业帮他把这个设计想法变成现实。

    有了想法付诸行动

    姚老伯家住一楼。前年,楼道里新来了一位80多岁的邻居,腿脚不方便,每周都要让子女背着上下楼梯去医院。“我看他这么辛苦,觉得老年人腿脚不方便后,如何上下楼梯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况且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了。”

    姚老伯的老伴腿脚也不太灵便,虽然住在一楼,但进出门不是很利索,“于是,在我的脑子里就有这样一个想法,能不能有一部楼道电梯,帮助老年人上下楼。当初没有付诸行动,毕竟自己退休前是做文职的,对于机械原理方面没有基础。”

    “正式开始着手设计是我参加了杭州的老博会后,那次我参观了不少杭州的老小区,他们的楼道电梯帮助老年人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这让我坚定了自己搞专利的想法。”姚老伯说,他回到嘉兴后就开始了构思和创作。

    没有一点机械知识的姚老伯,翻阅了许许多多的资料,也去了上海、安吉、东阳等地考察,自己设计一部楼道电梯的方案渐渐有了眉目。

    注重积累终于成功

    姚老伯能拿到这两项专利归功于他平时的积累,“我没有任何基础,就是喜欢动脑筋,然后借鉴人家成功的经验。说实话,在这件事情上我还真的没花多少工夫,也不影响我的正常生活。”

    “我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有轨电车,通过在楼梯上铺轨道,用滑轮组合形成方便型坡度电梯,在进出电梯口装上红外线探头,以便控制电梯的运行。说穿了,就是这么简单。”姚老伯说,这种楼道电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生产成本也不高。

    他的另外一项专利是轮椅上下楼梯的辅助装置,灵感则来自于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伸缩拉门,“可自由拆装,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

    “在接触这个领域之前我不知道迪拜的那幢100多层的高楼是由两部电梯接力完成的,1到65层是一部电梯,66层以上是另一部电梯接着,我也是在不断地积累和学习。”姚老伯的老伴和子女怕他太辛苦,多次劝他安安稳稳过晚年生活,可他却要坚持。

    眼下,姚老伯最希望的是,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能真正为老年人服务,他期待企业单位和政府能助他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