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上海:20年过桥难比登天 电梯月底完工居民每天来“监工”(组图)

  

工地里不时有老人来询问工程进度。

中山北路交通路立交桥基本和五层楼一样高。 

  据《青年报》报道,有一座桥,差不多五层楼高,步行要十几分钟,打车绕过去要15元,年轻人走过去也会气喘吁吁……中山北路交通路立交桥就这样困扰了周边居民20余年。

  眼下,这座桥下,正是一片工地。施工常让周边居民怨声载道。但在这里,附近的居民不仅不反对,还兴致勃勃地每天赶来“监督”施工进度,关心施工情况。原来由政府出资建造的无障碍电梯目前已进入最后的安装阶段。宜川街道相关负责人头透露,到本月月底,被附近两个社区数万名居民期盼了二十多年的无障碍电梯将能竣工,届时,宜川、甘泉相关地区的市民将能结束“爬楼过桥”的生活。

  “高桥”不易过

  年轻人走都气喘吁吁

  中山北路交通路立交桥跨越沪宁、沪杭铁路及交通路、中潭路,西起铁路街,东迄骊山路交通路,为上海简支梁跨度最大的立交桥。昨天中午时分,当记者步行到立交桥上拦下一个刚刚“爬”上来的年轻市民时,他喘着大气对记者说“等一下,让我喘口气再说话。”隔了几秒钟,他才说自己从马路对面到这边来买点东西,记者明知故问地说,“爬这个桥是不是很累”,没想到这位陈先生反问记者,“爬五层楼上来,你说累不累啊?而且楼梯转来转去头都晕了。”

  环顾四周,要通过这座桥到达中山北路另一侧的市民当真不在少数,有些市民甚至是搬着自行车上来的,一边在斜坡上扶着车,一边“爬坡”,看上去十分“艰难”。一位自称是中远两湾城一期的居民金阿姨告诉记者,爬这座桥基本上“要老命”,但是如果不走这座桥,她一个宜川社区的居民就必须要绕道甘泉地区的几条马路,步行半个小时,才能到达宜川路上的宜川公园,或者华阴路公共服务一条街上的社区文化中心,不过金阿姨显然心态很好,说自己“权当锻炼身体”。

  经过记者体验,发现普通步行速度上下桥大约需要十几分钟,但由于桥高梯陡,对于老年人、体弱的人,绝对是一项挑战。在远景路上,几个中远两湾城小区的市民告诉记者,由于街道的公共服务机构均在桥对面,无论是去办理社保卡、去图书馆、去社区学校,都免不了要翻桥;而中潭路公交枢纽站中有801、105等数条线路的终点站,一些乘客如果要去中山北路另一侧,也不得不走上好长一段路。

  “直线距离其实很近的,但如果不开助动车而走过去,路程很远,所以我都是扛着自行车上桥,再扛下来。”

  记者事后从地铁3号线中潭路站附近坐出租车去华阴路公共服务一条街,根据市民指示的步行路线,途经光新路、甘泉路、子长路、延长西路、宜川路、骊山路,最终才到达华阴路,车资15元,超过了起步费的路程。

  居民盼望久

  年迈阿婆每天来监工

  记者在无障碍电梯的施工现场采访时,突然来了一位阿婆。阿婆看上去已年过七旬,她向施工队员问东问西,十分关心电梯的施工进度。一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不时会有居民前来关心施工的进展,大家对电梯都很期待。

  昨天,从地面看向近五层楼高的“电梯楼”,已经可以看到最上面的毛坯建筑中给电梯及按键处预留的空当,地面上小楼的外墙面也正在安装硕大的瓷砖。现场的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现在的施工进度,电梯预计能在月底竣工开通。“已经施工了好一段时间了,因为这里必须要先建这个楼,才能安装电梯,今后电梯会由街道派专人来管理。”

  幕后故事多

  区政府、街道出资

  曾考虑建地下通道

  谈起交通路立交桥来之不易的电梯,宜川街道相关负责人十分感慨,他告诉记者,解决中山北路两侧居民通行的问题一直是街道层面关心的问题,曾经也召开过许多次协调会,甚至还确定了要挖一条地道让居民从地下通行的方案。“但最终施工单位后来考察下来,立交桥下面有根本无法动的桥桩,无法打通地道。也想过要安装类似徐家汇天桥这样的自动扶梯,但现场的客观条件也不允许,而且维护成本太高,也不现实。”

  数年之内几易方案,最终今年经过普陀区政府与街道的共同努力,解决了资金问题,决定采取建造无障碍电梯的方案。

  “过桥的事情,也是我们宜川地区的居民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之一,所以当电梯开始建造的时候,许多居民都很激动。粗粗计算,这个电梯的受惠居民包括宜川和甘泉的好几万人。今后电梯将由专人负责,暂定每天早6点到晚8点运行,因为晚上8点之后,老年人几乎都不出门了。”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了解到,为了延长电梯使用寿命和保障乘梯人安全,今后自行车还是不能进入电梯,骑车的市民仍需要走楼梯推行过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