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富士通电梯“以客为本”打造企业灵魂

    热情洋溢、平易近人。这是富士通华南与香港地区行政总裁简友和带给人的第一印象。

  出生在香港的简曾在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工作,从系统工程师到销售工程师,再到职业经理人,他扮演的角色不断地变化。如此丰富的工作经历也造就了一个中西合璧的简友和。

  职业经理人把富士通的海外成功经验带到中国,以不断加强全球化合作,提升协同效益。简友和说,中国市场的成功对富士通的Transnational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以客为本的待客之道

  1997年,彼时还不太了解中国人情世故的简友和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教训”。

  在与中国某大型企业客户谈业务时,初期一切很顺利,双方都比较满意。到了最后该签合同的时候,双方却因如何仲裁产生了分歧。按照西方的惯例,简的上司认为应该通过法院或专门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而在客户看来,只有双方产生的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法律途径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

  合情,还是合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思维习惯的不同让简清楚地认识到:认真了解客户,尊重客户的需求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一个跨国企业,做到因地制宜也是极其必要的。

  “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而不是以利益为前提。”简说,富士通一直遵循着这样的待客之道。

  在以客户为根本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价值。虽然这是很多企业推崇的理念,但在简友和看来,真正做到以客户为根本,而不是以利润为先决条件,甚至将解决方案生搬硬套在客户需求之上,正是富士通与他IT巨头最大的区别。

  正因如此,富士通在内部机制上摒弃了死板、繁琐的流程,而是以更加灵活、富有弹性的机制来保障业务运行的流畅性,并以最快的速度响应客户的需求。

  “我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认真了解客户,摸清客户需求上。”简友和说,如果没有以客为本的精神,富士通也难以发挥其在技术、服务方面的领先优势。

  小心求证,大胆行动

  作为全球第四大IT服务供应商,富士通一直致力为全球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近日,富士通信息系统(深圳)有限公司和富士通广东南海数据中心的相继成立,成为富士通在中国华南地区加大投入的重要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通南海数据中心总投资约2950万美元,预计2011年投入运营,将可为来自政府部门、金融业、制造业、运输及物流业的客户提供服务。该项目也成为富士通在华的首家世界级数据中心。

  “很多企业认为这一两年不是最好的投资时机,大家都很保守。但与此同时,富士通一直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简友和说,在这样的形势下,富士通做了一个小心求证,大胆行动的举措。

  简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让富士通在华南地区的业务实现每年25%左右的增长。这个目标是中国整体市场增长率的三倍。

  “这不是一个短期的目标,期望富士通深圳公司成为中外客户拓展海外业务的沟通平台。”简友和表示,富士通目前在华共拥有直接或间接投资子公司46家,深圳子公司和南海数据中心的成立都是富士通在中国整体投资项目的延续。

  “2008年广东省已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十二,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30%,华南地区正在成为海外投资者进出口中国的枢纽。伴随越来越多的国外客户来中国投资,以及未来更多的中国企业将走出去,富士通必须关注到为这些跨国企业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