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论电梯式天桥的激励效应

    本网报道,9月15日上午,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黄宇东表示,未来将在四环路东泰花园等8处新建人行天桥。

  东莞城区人行天桥太少,而行人随意穿行马路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样的无序增加了城市的烦恼。如今,规划在某些主要路段建设过街天桥,当会受到百姓的欢迎。不过,建设怎样的天桥以便让百姓提升使用率,当是规划和建设单位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在欧美大城市和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大城市,在人口流量大的商业繁华区段,过街天桥像地铁站那样大量使用电梯已成模式。电梯成为这些城市某些过街天桥的必备元素,并非没有面子工程的可能,不过,如果考虑到下面这些因素,我们或许可以接受装备电梯的过街天桥:第一,在某些区段新建过街天桥,但这个地方既往却没有预留建设天桥所需要的引桥空间,装备电梯以电梯替代引桥,可以解决占地空间不足问题。第二,从一线城市流行趋势看,过街天桥都不再以我们习惯的高度来建设了,因为我们习惯的天桥高度只能与过去城市较为低矮的楼房高度匹配,而在周边高楼林立甚至摩天大厦拉高城市天际线的情景下,过街天桥高度过低,与城市整体的建筑美学必然形成错乱。另外,在繁华商业区,某些过街天桥直接通连大型商业建筑,也决定了过街天桥必须保持一定的高度。

  当过街天桥高度增加时,由于通行成本增加,行人当然对越来越高的过街天桥产生排斥心理而选择穿行马路。当然,城市管理者可以在马路上加装栅栏等分隔装置,阻止行人穿行马路,逼迫行人使用过街天桥。不过,现在的城市管理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激励而不是强迫,而过街天桥加装电梯也因此具有了激励行人使用过街天桥的效应。电梯式的过街天桥势必增加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在当下还是国内城市的奢侈品,投资建设加装电梯的过街天桥应当慎之又慎。不过,如果某些过街天桥具备上述那些因素的话,东莞也不应该完全排斥电梯式过街天桥。在某种程度上,释放电梯式过街天桥的激励效应,也是城市人性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