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深圳:电梯摇身变为“迷你”艺术展厅(图)

 

 

  作为都市人的生活设施,电梯给人的印象是沉闷的,不起眼的,然而当它们被注入艺术创意后,却会变得轻松有趣、天马行空。昨日下午,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电梯轿厢艺术项目开幕,经过十个创意团队精心布置的电梯“亮瞎”观众的眼。

  电梯轿厢艺术项目在oct-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园里选了十部电梯,提供给艺术家为期一年的展示机会。活动特邀一些活跃于该创意园区的来自建筑、设计、摄影、插画等行业的创意人士,组成了九个本地艺术组合。众所周知,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是深圳创意文化人才的一大聚集地,所以虽然只是小小的电梯项目,但参加人士均是在业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毕学锋、韩湛宁、朱德才、黑一烊、滕斐、黄扬……阵容之强大,与电梯轿厢的小小面积形成强烈反差。而第十个组合,则是通过网络甄选而来的社会团体。如何在不到10m3的电梯轿厢里充分地展示创意,这是需要铆足劲思考的问题,而大部分参与者都很好地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双赢。

  你能想象一部被改装成卫生间的电梯吗?在创意园北区a2的电梯间,你很难不惊讶。 这是言文设计(毕学锋)、李昱昱、陈睿合作的项目《置换空间》,电梯左边安装了一个男士便器,旁边画着一个正在小便的男士,而右边墙壁上画着一个对镜梳妆的女士,人们走进电梯从镜子里反映出来的就是一幅女士偷看男士上厕所的场景,十分滑稽。作者表示,该作品灵感来源于陌生人平时乘电梯时沉默的尴尬气氛。“希望这件作品可以制造一种空间话题,减少人们乘坐电梯时的无所适从。”

  除了让电梯生活变得更加有趣,有不少创作者还希望通过小小的电梯来探讨大大的社会问题。比如山河水团队(黑一烊)和柏志威合作的作品《请脱鞋》,正中间铺着一个圆形的绿色地毯,上面写着“请脱鞋”三个字。无论你是否乖乖脱鞋,实际上都已加入了作者的调研:人们在公共道德面前会进行自我批判吗?对个人公德与习惯的关系又是如何看待?而由dudo design和黄雪冬合作的作品《够了……》中,电梯中间矗立着一块分割区域的分隔板,当涌进电梯的人越多,分隔板会越往后移,直到达到电梯轿厢的最大限度。他们是希望以此探讨人们生活的物质空间(包括房屋空间、电影硬盘空间、可供支配的经济空间等等)对人的反作用:“到底多大的空间才能满足?”而兄弟设计、真诚的南瓜和李景湖合作的《a4-2电梯广告位出租》,在电梯间内挂满了广告招租标语,并以象征性的1元招租。并非设计师们想钱想疯了,他们只是借此探讨公共空间的使用权限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2日之前,观众可在展览现场参加“寻宝”活动。通过与该项目的官方微博互动,还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