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米烈汉两年连续提交同一提案

  新闻提示家里有人突发急病,需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时,却因为住宅楼里的电梯太“袖珍”,无法搁下一副担架而耽误了最佳救治时机,这样的糟心事儿,在如今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并不少见。高层住宅楼里普遍存在的“电梯小,担架长”这样的硬件设计缺陷,让很多人在需要救治时干着急没办法,也引起了著名中医学家、住陕全国政协委员米烈汉的高度关注。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米烈汉向大会提交了《建议国家解决高层住宅居民医疗急救隐患》的提案,并很快收到了相关部门的办理答复。但是,根据随后的调研,他发现,答复办法并没有得到落实,现实中存在的老问题仍然让人焦心。时隔一年,他第二次将这一提案递交今年的全国两会,希望在本届最后一次会议上能有新的收获。

  本报关注 曾连续报道近一月

  从去年8月15日至9月11日,本报记者也采访了“袖珍电梯”问题,并以《“袖珍电梯”成高层急救拦路虎》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前后持续近一个月时间。9月10日,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探索、实验和研制,西安一位67岁的退休技师制作出折叠担架模型,希望这种担架能破解高层难题。

  提案建议 急救担架放不进去不予审批

  “目前城市高层建筑电梯,大多设计成正方形或长度小于1.6米的长方形小电梯,而医院专用急救担架长度在1.85米左右,根本无法平放在目前设置的标准电梯内。”在提案中,米烈汉呼吁:“电梯短、担架长所带来的医疗急救隐患亟待解决。”

  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强制规定高层楼盘应配置可容纳担架电梯,对于原有的关于宜配置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规定,改为强制规定。对于新开发楼盘,加大对于电梯尺寸的审批力度。对高层住宅楼未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者,不予审批通过;对广大购房者宣传住房安全知识,从而使购房者选择及购买新房时,能够意识到电梯过小存在的安全隐患。

  办理成效 住建部有了新动作

  提案提交后得到了国家住建部的重视,2011年10月下旬,住建部在反馈给米烈汉的办理答复中表示,将对《住宅设计规范》的国家标准进行相关修改,并针对大量已建成的住宅建筑无法改装担架电梯现状,建议电梯行业协会和有关电梯生产企业,加快研究开发适宜于住宅建筑小型轻便的新型急救担架。

  今后,对于新建住宅项目,住建部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审批管理,监督住宅开发建设各方主体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

  目前现状 在建高层电梯依然“狭窄”

  满心希望办理结果能尽快显现在生活中,但是随后的调研走访却让米委员颇有些失望。“我走访了西安多处正在建设中的高层住宅工地,发现电梯空间仍是老标准的小电梯,施工工人说‘图纸上怎么设计,我们就怎么建’。”

  在西安市场上,正在售买的新建成楼盘中“袖珍电梯”状况并未得到改变,售楼介绍中对电梯面积情况只字未提。来自西安市建委质监站的管理人员的说法则是,目前西安市在建的高层住宅95%都是小电梯,因为电梯空间大了,住户的公摊面积将要增大,因此开发商在设计上均采用小面积电梯。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在积极地努力改善,但现实中依然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楼不停地盖,房不停地卖,病人仍在等待。”为群众“负责”的米烈汉委员希望自己今年两会再次提交的这项建议,能使问题得到切切实实的解决,让住高层楼房的人不再担心急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