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南京:鼓楼医院14层新大楼竟装65部电梯(图)

大楼里的电梯

正在建设中的新大楼花园

连接新老楼之间的通道

 

  号称南京第一楼、世界第七高楼的紫峰大厦,里面有多少部电梯?大约70部!而鼓楼医院新大楼,总共才14层,却安装了65部电梯,进入大楼,任意方向步行20米就能找到电梯。这么多电梯起什么作用呢?12日,记者带着好奇,赶到鼓楼医院新大楼,进行了实地探访,施工人员很自信地说:“以后坐电梯肯定会很方便。”

  
  据悉,2012年6月,鼓楼医院新大楼将竣工交付使用。届时,医院将新增床位1500张,加上现有床位,医院住院床位数量将达到3000张以上。

  
   每20米就有部电梯

  
  目前整个大楼尚在内部装修期间,所以通过新大楼的几个大门还无法进入到大楼主体,在施工人员的带领下,记者从鼓楼医院1号楼的二楼通道,进入到新楼的主体,而新大楼也不是完全开放的,在仅供参观的三楼,虽然还在装修,但是电梯密度之高,确实是其他医院所见不到的。每隔20米或者30米就有一部电梯或者扶梯,“以后甚至不用任何标识,患者可以就近找到电梯或者扶梯。”在三楼,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到一楼的门诊大厅。随同的施工人员笑着说:“由于门诊病人流量大,因此设计扶梯,可以很好地分流患者。来医院看病本来就很痛苦了,谁愿意多跑路或者等得时间长。”一般病人从门诊大厅进来后,可以坐扶梯看病,也可以选择坐电梯。施工人员特别指着一处说:“你看这样的人流将很集中的地区,我们就设计了电梯与扶梯共存,两者一起分担人流压力。”

  
   停车场电梯直达大厅

  
  患者除了可通过中山路、天津路上的出入口进出外,还可从地铁通道进出。鼓楼医院门前现在车流量很大,车辆进出相当不便,所以专家在设计中便将住院部和门急诊部的两个区域体块相错,在天津路和中山路两侧形成两个市民广场,以缓解医院给两侧道路带来的交通压力。今后如果开车来鼓楼医院就医也方便很多,地下停车场设有1000多个停车位,停车场乘电梯可直达门急诊大厅。由于地下停车场尚未启用,因此还无法详看,但是电梯直达大厅的设计,目前也是南京地区医院极少见的。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地下车库有两层,都是立体车库,有36部电梯上楼,其中有10部直接到门诊,由于门诊另外还有12部扶梯,这样门诊区域内有22部电梯可使用,相信患者可以很快到达想去的任何一个角落。

  
   力排众议多建电梯

  
  记者了解到,为了尽量减少垂直高度,南扩工程共14层,一共安装了65部电梯,其中包括多部手扶电梯。号称南京第一楼的紫峰大厦,加起来也不过使用了大约70部电梯,为什么鼓楼医院新大楼要采取这样的设计?
  

  有关人员告诉记者,其实高层医院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轻松,楼上楼下跑,排队时间长,看病时间短,电梯常常成为最拥堵的地方。“低层”大楼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文医院的理念,那就是“无损于患者为先”,让病人更方便更舒适。据悉,60多部电梯的设计,一开始在医院内部也引起了一些争议。这么多电梯,挤占了医疗用房空间,某种程度上等同于挤占“效益”。最后,医院的领导层力排众议,坚持一定要多建电梯,道理不过就是这5个字——以病人为本。


   整个大楼没有“槛”

  
   12日在现场看到,鼓楼医院新大楼的外立面已经装饰一新,这一全新建筑,门诊大楼只有5层,住院病房也仅有14层。很多人觉得,鼓楼医院的新大楼应该建成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不过,鼓楼医院专家却认为:“背靠的就是世界第七高楼,你再高,能高得过它吗?”实际上,国外的医疗建筑很少有超过5层的。而谈到未来新大楼里的设施,也是非常人性化。不同的地方放置的休息椅都不一样,门诊病人流动性大,这里的凳子是硬塑的;化疗室和肿瘤检查室的凳子就是软座的,因为虚弱患者坐硬椅子不舒服;整栋楼里没有一个“槛”,连地下室的防盗门都进行了重新设计,目的是让病人躺在推车上不会有任何颠簸。

  
  新大楼的北面、通气不好的地方用来做办公用房或者检查检验室,所有阳面、通风、景观房一律做病房,就是为了使住院患者有个好心情。再比如,安装的都是中央空调,夏天统一送凉风,但有的病人身体虚弱做一些检查时需要脱衣服,这样就觉得冷,所以这些特殊地方,设计者就改装单体空调,让这些功能室可随便调节冷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