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评论:感谢质监局成全新闻奖

IT时报记者 岁末之际,报社邀请各界评委评选出“2011年度《IT时报》十大好新闻”。最近刚刊发的一组有关上海质监局电脑检测的报道(《上海质监局:作为记者,你问得太细了》、《“辐射骚扰”电脑为何抽检超标复检合格?》),以高票当选年度好新闻。得悉获奖,采写这组报道的两位记者激动地说:谢谢评委,谢谢报社,谢谢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局!

我相信两位记者对质监局的感激发自内心。他们领受采访任务时,做梦也没想到如此普通的一个选题竟然能获奖。这组报道源自上海质监局的一则公告,质监局抽查发现四款电脑因“辐射骚扰”不合格,一周后又陆续宣布复检合格。于是报社安排记者去质监局采访,一会合格一会不合格,消费者到底能不能放心购买?公告中称“辐射骚扰”会影响人体健康,究竟影响到什么程度?

《IT时报》每年都会调查不少IT产品的质量问题,手机爆炸的,电脑召回的,软件吸费的……像质量抽检这样的采访实在是小菜一碟。但上海质监局让这次普通的采访变得不同凡响,本报记者对质监局的采访,就此陷入了一场长达一个月的“戏耍”中。你说要采访,他说要出示记者证;你出示记者证,他说还要开单位证明;你开好单位证明,他说没空接受采访;你说等他有空再来采访,他说他要长期出差。政府部门的人员是很忙的,这个必须理解。可是当记者赶到质监局,赫然发现那位“出差”的新闻负责人正坐在办公室里。那一刻,我们的记者和他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来回联系了一个月,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人,而且是如此意外的见面,人生真是处处有惊喜啊!

做媒体的,都会慢慢领悟一个道理,采访的难易程度和距离没有关系。拿《IT时报》今年的报道来说,想采访美国Verizon四万员工大罢工,你只要给大洋彼岸发封电子邮件,对方马上会详细回复你的采访问题;想比较上海、香港、新加坡等世界各大城市的光网建设,联系香港电讯管理局或新加坡资讯通信管理局,对方很快安排负责人接受你的采访。但身处同一座城市,你想采访上海质监局,却难以收到一封邮件,接到一个电话,更别说当面采访了。而当你千方百计联系到对方,他会告诉你:“别骚扰我们的工作”,“有什么问题,你自己上网查”。所以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在上海,你在海外;而是我明明和你面对面,你却说你在出差!

年底了,大家都在写年度工作总结,我在想,上海质监局的新闻部门会怎样总结呢?他们也许在反思采访手续太简单了,明年一定要加强,除了要求提供记者证、身份证、单位介绍信,还应该要求提供医保卡、结婚证、房产证、独身子女证、临时居住证……他们也许在批评单位门卫太松懈了,没有严格贯彻“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原则,竟然让记者进入单位找到了“正在出差”的自己……

但不管他们怎么想,我还是建议上海质监局的新闻部门想一想“政府信息公开”的条例,想一想质监局工作报告中自己提出的“促进公开,方便公众”的原则,想一想读者看了报道后在本报微博上的留言“上海竟然也会有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