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浙江:南浔电梯行业现状剖析

 

  

     南浔电梯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发展于九十年代。目前南浔电梯企业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2家发展到如今的32家,其中规模以上电梯整机生产企业14家,配件生产及维护企业25家,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其主要产品有客梯、自动扶梯、液压梯、汽车梯、医用梯、住宅梯、观光梯、货梯、无机房梯及自动人行道梯等多个系列,其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非洲及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2006年南浔电梯产量近12000台,销售收入20.6亿元,配件企业产值2亿元,占全国总量的8%、占浙江省的50%。2007年南浔电梯产量达14300台,销售收入24.7亿元,占全国总量的8.3%、占浙江省的51%。

  1990年以前由于南浔地区的电梯企业尚处于起步发展时期,企业多采用国产设备为主。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国外精良设备在国内的进一步推广以及专业设备的出现,南浔的电梯企业逐步将原来的陈旧设备淘汰,国外制造的精良设备或更加专业化的电梯生产设备被大量应用。同时,行业企业也比较重视技术创新,目前行业内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家。2006年南浔电梯行业列入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高新技术产品3只,省级新产品8只,市科研项目1项,市关键技术开发项目2项,企业信息化专项1项。2007年南浔电梯行业列入省级企业信息化专项资金安排项目1项,省级新产品8只,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或市级新农村专项1项。

  南浔区电梯产业主要集聚在南浔经济开发区和南浔中心城区。

  南浔区委、区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大力发展电梯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来提升产业竞争力,是发展的必然选择,非常重视电梯产业集群基地的建设,专门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机构,配备了人员,明确了工作任务,提出一是科学制定电梯产业集群基地发展规划;二是推进区域系统创新;三是加强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由低成本型向创新型转变。加强"产学研"合作,以推动产业集群从低成本型向创新型攀升;四是要强化产业协调机制,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着力构筑涵盖电梯产业的面向基地的各类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以及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技术支撑体系、检测体系,努力促进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延伸,不断提升南浔电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投资的软、硬环境成为电梯产业发展的大依靠

  1.优越的软环境

  相比较而言,南浔的投资成本比上海、杭州等周边大城市低20~30%左右。同时,南浔又处在最具有经济活力的长三角中心位置,从经济学角度看,南浔恰好处于"200公里合理公路运输半径"的中心,在南浔投资办厂,既可涵盖整个长三角市场,又具比较成本优势。同时,快速便捷的交通要素也将为投资者抢占先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投资成本提供了便利。南浔还是湖州市副中心城市,各种服务要素完备,对投资者商务成本能大大减轻,南浔高素质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保障。南浔政府各部门高效率的服务还将给投资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今天的南浔秉承了"开明、开放、开拓"的南浔精神,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着力打造经济强区、文化大区、商贸旺区、旅游名区,努力建设实力南浔、活力南浔、魅力南浔、和谐南浔。南浔正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不断完善投资环境,规范行政行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创造更为成熟的以规则为基础的投资环境。

  2.良好的工业基础成为电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南浔区电梯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优越区域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南浔具有扎实的工业基础和浓厚的创新氛围,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二、南浔电梯产业基地特色

  1.技术优势及产业特色

  近几年,南浔电梯行业注重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已建立省级技术研发中心2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目前规模以上电梯企业中拥有专业技术人员953人,其中电梯行业的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有135人。

  南浔电梯企业瞄准世界一流的设备,并不断引进和吸收国际一流的电梯技术,使南浔电梯产业提升到新的高度。巨人电梯有限公司依托芬兰通力集团全球的各大研发中心,结合目标市场特点,致力于引进、研究和发展,使巨人的技术与产品处于业界前列,其中国家级攻关项目--"大批量定制的产品配置管理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电梯行业中的应用"(简称mc)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浙江沃克斯电梯有限公司积极拓展视野,与素有"电梯中的奔驰"之称的德国volkslift gmbh公司成为全面合作伙伴,结合德国volkslift gmbh公司kollmorgen电梯控制系统技术和浙江沃克斯20多年电梯生产历史以及全国拥有23个分公司、70多家销售网点的优势,在电梯制造业中树起了技术品牌重组的成功范例。浙江怡达和谐电梯有限公司与日本富士制御株式会社全面技术合作,并采用其专供电梯使用的"和谐"牌微机控制系统,在提高产品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舒适性方面有了巨大的提高。湖州中菱电梯有限公司在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也不断科技创新,以科技促进发展,该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开发应用了相关国际先进技术,研制的2.5m/s高智力能力乘客电梯得到同行高度评价,技术的开发,使得中菱电梯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基地企业拥有多工位冲床、数控剪板机、数控折弯机、点焊机等高精尖设备。这些设备加工精度高、设备维修调试方便、运行稳定,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南浔区电梯骨干企业重视技术创新,重视产品结构调整,重视实施火炬计划项目,开发了各种性能的电梯产品。2003年--2007年,电梯企业共累计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8项。

  2.基地在地方经济中所占比重、地位以及在本行业的地位和作用

  南浔电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坚持以技术营造优势,以质量、高效、节能、服务占领市场,产业集聚优势、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三.建立基地的必要性

  1. 创建基地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

  中国的电梯市场规模全球最大,同时竞争也最为激烈。为了与市场的发展相适应,缩小与世界知名品牌的差距,努力抢占竞争制高点。我们必须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档次。为此,通过电梯产业基地建设,将构建电梯行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产品结构和涂层结构的创新,研发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第四代无机房电梯、高速无齿轮电梯、环保低耗电梯等新品种,提高基地内企业整体水平,形成集电梯部件、整机制造、产业配套,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南浔电梯品牌的强大产业集群。

  2. 创建基地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总体上来说,我国电梯生产企业与国外同行业先进企业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高端产品,在技术含量、参数等级等方面差距明显。同时国内外市场对电梯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国际资本纷纷看好中国市场,一些国际知名的电梯制造企业依靠雄厚的资本、领先的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水平、广阔的销售渠道加速占领中国市场,如美国奥的斯、瑞士迅达、芬兰通力、德国蒂森、日本三菱、日立、东芝、富士达等13家大型外商投资公司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74%。因此,通过电梯产业基地建设,强化基地内企业的专业分工,构筑完善的协作配套体系,有效降低产品成本,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有效应对国内国际市场的挑战。

  3. 创建基地是构建优势产业集群的必由之路

  电梯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南浔区内电梯相关产业的发展,出现了若干与之相关联的产业群。基地内已初步形成了曳引机、门机、控制柜、厅门、变频器、电梯装潢及整机制造等产业链。为此,通过电梯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电梯产业在区域块状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并以产业链为纽带,紧密结合上下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构建以电梯产业为核心的优势产业群,从而推动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