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地铁电梯“残疾人专用” 老人乘坐心里忐忑(图)

图为“残疾人专用”电梯。

  “面对电梯门口的‘残疾人专用’标牌,有急事的健康人、老人和孕妇,你是坐还是不坐?”昨天,扬子晚饭团网友、读者李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在地铁一号线玄武门地铁站遇到这样的尴尬事,认为地铁部门的出发点虽好,却有失周到,希望后期能有所完善。

  老人不敢坐地铁直梯

  李先生昨天陪父亲在玄武湖公园游玩后欲乘地铁,发现马路边有个地铁直梯。于是他带着父亲走近直梯,省得与别人拥挤走楼梯了。但走到跟前看到上面写着“残疾人专用”,李父脸上出现犹豫之色。而儿子已按了按钮,电梯门打开时,老人忐忑不安地进了电梯,心里有种不踏实的感觉。

  “不方便爬梯的除了老人,还有孕妇、走累了或生病的正常人,我想大家进来都会有雷同的感受吧?”李老同时表示,在公交车上设有老弱病残孕专座,就是充分考虑到一部分身体不方便的人的需要。

  地铁回应只要有需要即可乘坐

  带着李老的感受,记者采访了南京地铁运行管理部门。“地铁设施的设计,与地铁运营部门并不直接关联,直梯上写着的残疾人专用,也并非只针对这样的人群,只要有需要的都可以乘坐。”南京地铁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直梯从来没有对人群进行限制,不仅乘坐电梯方面,有些乘客如需要特别的服务,地铁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将主动提供服务。而对于“残疾人专用”是否需要更名,他没有明确表态。

  专家建议提示语要有包容性

  “常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社会服务设施上贴着的标语提示更要富有人性化,体现精细化的服务。”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社会学专家吴亦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特殊人群设置绿色通道,本是很好的事,如果包容性再突出些效果可能会更好。

  吴教授建议,将地铁内的直梯前的字改为“老弱病残孕专用”,或“特别需要帮助者可乘”,可能更好些。当然,此外还需要全体市民的素质提高,“如果社会成员不自觉,好事也不可能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