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北京启动《住宅设计标准》研究项目考虑6层以下设电梯

本报讯 楼上住户的孩子在家跑动,楼下能听到;高层住户家里有需急救的病人,担架却放不进电梯。这是不少住宅楼的居民会碰到的问题。昨天,北京市规划委启动北京《住宅设计标准》课题研究项目,针对隔声差等住宅设计方面的各个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这也将是北京首部住宅设计地方标准。

  提高楼板的隔声要求

  目前,北京的住宅设计使用的是国家标准,此次研究的将是北京市的地方标准。市规划委表示,课题组将针对当前居民反映比较强烈的住户上下层楼板、同层隔墙隔声不好,相互干扰的问题,拟通过实验论证,在可行的情况下,提高分户楼板、隔墙的隔声要求。依此标准设计,住宅的上下层楼板和分户楼板的隔声效果将更好。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晓钟介绍,提高隔声效果是可以实现的。“在一些地采暖的房屋中,地板的中间有一层聚苯板,就可以起到提高隔声效果的作用。这种方式也可以在普通的建筑中使用,隔墙也可以通过加厚或其他方式来解决。”

  高层电梯能放救护担架

  在国家标准中,只要求7层及以上的楼房配置电梯。北京市规划委还提出,为了适应当今社会老龄化的情况,新标准中还将研究提高住宅电梯的配置范围。6层及以下的多层住宅也应考虑设置电梯,新建的高层住宅电梯考虑可水平放置救护担架。刘晓钟介绍说,这将极大的方便老人、孩子、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高层住宅电梯考虑可水平放置救护担架,意味着高层住宅的电梯面积将明显加大,也将更人性化。

  此外,该课题还将研究适合不同需求的住宅套型面积、套型空间,以及户内通风、采光、生活垃圾处理、同层排水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