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中国电梯行业资深专家张桂竹、王贯山、蔡金泉,唐山市丰南区质监局领导徐建民莅临电梯服务管家,与电梯维保行业从业者共同探讨电梯维保市场的优化问题。

思为科技总经理石玉龙对各位专家及电梯维保行业资深人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大家围绕“电梯后市场发展模式”、“电梯从业人员管理”“电梯的智能管理”展开开放性、分享性的讨论和互动。
优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安全
当下广大维保公司处在比较落后的层面,企业管理,维保工作落实问题直接影响其在后市场的地位。目前来看,在价格竞争日益理性的同时,服务品质的竞争成为广大维保企业生存的关键点。优化服务品质,拓展业务基数等问题直指维保企业管理焦点。
会上围绕维保公司的运营为出发点,通过演示唐山丰南管理平台和电梯服务管家维保公司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电梯服务管家”的作用和意义。
“电梯服务管家”的运用,打破了电梯维保管理的行业壁垒,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平台,为广大维保公司搭建针对公司的管理、前线维保员管理等管理功能。例如:定位、定时,消息提醒,维保计划制定提醒,维保工单实施状况等。有效降低公司的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通过优化维保工作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及维保员的人身安全。
张桂竹对电梯服务管家“优化维保管理”这一主题思想表示认同和肯定。确保电梯安全首先要优化管理,保障乘梯人的安全,保证维保人员的工作到位。
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在当下电梯维保行业中的运用
在电梯的管理中,物联网监管电梯一直是被大家公认的最终目标。交流中,王贯山对物联网及技术的实现,电梯监管的信息采集展开务实的分享。电梯监管的手段检测,远程监控,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提高技术保证。另一方面,王贯山表示在人员管理,责任主体的意识,维保品牌,服务品质在电梯安全运行中同样不可或缺。现场形成大家的共识。因此王贯山在对电梯服务管家团队提出电梯监管技术优化意见的同时,对管家的设计理念,表示强烈的认同。
石玉龙总经理对各位专家的指导性意见高度认同,也为下一步管家的优化指出方向。石玉龙表示,不可否认,物联网技术加互联网的模式是电梯管理的最终状态。但是在当下,人员素质和资金短缺的状况下,而且,广大维保企业尚处于转型发展阶段,管理问题是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目前来看,用电梯监控提升电梯管理显得有些力度不足,监控可以作为监管的辅助手段,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无法替代维修工及管理者的责任。
关于当下物联网在维保行业中的运用的讨论中,大家直指矛盾——“资金问题,设备管理”。因此也凸显出电梯服务管家这一互联网模式在当下维保管理中的运用优势。
电梯行业“服务性”转变为必然趋势,服务能力成为关键点
交流中各位电梯从业人员与个各位专家探讨了电梯后市场的发展,电梯行业“服务性”转变,成为不可质疑的必然趋势。蔡金泉表示今后在电梯相关的国家标准方面,强制定性标准将大大减少,推行性标准将逐步增多。国家标准的变化趋势将为广大电梯从业者提供引导,促进各管理主体的自主和自觉。
据了解,2015年底中国电梯保有量突破四百万台。维保维修改造所增加的产值增量,大于新梯的减量值。我们告别了以新梯增量逐年增加为驱动的发展时代,但电梯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光明,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因为电梯产业的特征是后市场增量逐年上升,保有量越多市场需求越大,梯龄越长价值越高,维保、改造市场将超量弥补制造业的减量。因此电梯行业结构调整的首要特征即制造业为主逐步调整到以服务业为主。
面临如此明显的市场趋势,广大维保企业如何站稳脚跟,抢占市场。大家展开热烈的探讨。“维保培训”“物联网开发”“电梯广告”“电梯保险”“等等。
交流中,石玉龙讲出广大维保企业的心声。电梯行业在”服务性“转变的过程中,服务的竞争将日益凸显。而对于广大维保企业来说,维保企业服务于物业公司,服务内容即技能水平、服务品质。面对当下的市场环境,广大维保企业如果依旧延续,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服务能力将是广大维保企业赢得市场,拓展业务的关键因素。
对此,张桂竹对此观点表示肯定,并且对电梯服务管家在助推维保企业管理做出的行动表示赞赏。面对电梯维保领域的巨大市场,管理问题与故障问题成为优化维保品质的共同因素。另外,张桂竹提到的国家标准的研究、应急救援的细化、报警系统的拓展为管家的进一步细化提供发展思路。
最后张桂竹表示,希望广大电梯从业者能够为电梯、为电梯从业人员做出各角度的努力,共同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