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升降电梯停摆 站点距离太远: 烈日下的换乘“囧途”

 

 

                    在牛角沱立交附近一公交车站,市民在烈日下等待公交车。 



  遭遇无障碍升降电梯停摆,换乘站点之间步行距离超1公里,公交站等车近40分钟,记者昨日体验——
 
 

  7月28日是“三伏天”的中伏,室外烈日当空,最高温度接近40℃,人们都想吹着空调呆在室内。但依然有不少市民因为工作和生活,需要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记者昨日跟随他们一起,体验了烈日下换乘公共交通的诸多不易。
 
 

  高庙村
 
 

  升降电梯“维修中”,地面换乘费时费力
 
 

  上午10点左右,记者乘坐轨道交通一号线列车来到高庙村站,从该站1号出口走出,准备换乘公交前往凤天路。随身携带的温度计显示室外温度为35℃,温度虽不算太高,但阳光非常刺眼,热浪也从地面升腾而起。
 
 

  走出1号出口就有一个公交车站,但仅有的一路公交车并不经过凤天路,于是记者在周边寻找其它公交车站。在一位热心市民的指点下,记者准备步行穿越高庙村立交前往另一个公交车站。

 
 
  步行通过该立交,需要经过两条由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记者看到,两条信号灯行人的等待时间分别为50秒和45秒。在第二条人行横道前,烈日斜射而来,行人等待的区域全部暴露在阳光之下,10多位市民用遮阳伞或手臂挡住炙热的阳光。
 
 

  走过了高庙村立交,记者又向前走了大概700米,才总算找到了“高庙村北”公交车站,步行时间共约7分钟。其实,在公交车站旁,就有一座地铁站的无障碍升降电梯,不过上面却贴着“电梯维修中”的告示。

 
 
  “如果这部电梯可以用,能节约不少换乘时间,还不用被太阳晒了。”一些市民指着电梯议论。

 
 
  石桥铺
 
 

  步行约16分钟,汗水打湿后背
 
 

  轨道交通换乘公交步行距离较长的,还有石桥铺片区。上午10点半,记者乘坐公交车从凤天路方向来到石桥铺,公交车站设在石新路,而地铁入口则靠近科园一路,步行换乘需要穿越石桥铺立交桥。

 
 
  记者走进立交下的人行通道,地下通道较为闷热。走出通道就来到了赛博数码广场。记者和许多换乘市民,顶着烈日继续向前,走了400多米后来到了百脑汇数码广场,这里正在施工,施工的围挡遮住了轨道交通的站牌,许多市民站在原地边擦拭汗水,边寻找步行的其他通道。
 
 

  由于被工地阻隔,不少市民选择在公路边行走,车来车往,行人在车流中躲闪非常危险。
 
 

  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从石新路公交车站来到轨道交通一号线石桥铺站,步行距离约1100米,步行时间约16分钟,除了地下通道外,一路上几乎没有遮阴的地方。当记者走到地铁站入口时,汗水已打湿后背,太阳伞的金属支架被晒得烫手。
 
 

  牛角沱
 
 

  站了近40分钟,终于等到261路公交车
 
 

  烈日下换乘的另一种纠结,便是等公交车的时间太久。中午11点,记者从轨道交通二号线牛角沱站下车,来到牛滴路公交车站,准备换乘261路公交车前往沙坪坝金沙港湾。
 
 

  尽管公交车站配有遮阳棚,但太阳依然斜射进来。等车的市民只好紧贴站台内的广告牌,把自己“藏”在狭小的阴影里。
 
 

  11点15分,记者开始等待,但261路公交车却一直没有出现。一部分市民热得受不了,搭乘其他公交车绕行,记者和另外两位市民则坚持下来,直到11点54分,261路公交车总算现身。司机告诉乘客,因为堵车,所以“姗姗来迟”。粗略计算,记者和另外两名乘客在炙热的车站等待了近40分钟!
 
 

  记者手记
 
 

  高温拷问城市服务细节
 
 

  高温之下,城市的服务细节是否到位,出行的市民会有自己的评价。
 
 

  围绕防暑降温,相关部门已采取了各种措施,但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是否能再多一些周到的考虑?比如在缺少植被的路面增设遮阳设施,对电动扶梯、升降梯及时维修保养,又比如在中午最高温时增加公交车的发班频率,在占道施工点放置指路标识?其实,这些细小的措施做到并不难,关键是相关部门看到了吗,想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