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榕电梯将安装“黑匣子”(图)

    

 

    为有效解决电梯日常维保,2015年底,福州或有超过4000部电梯安装“黑匣子”,建“病历手册”,可实现24小时故障报警。记者昨日从省特检院获此消息,届时,家门口电梯何时何因引发故障,市民也能一目了然。

    随着福州电梯维保全面升级,省特检院林尧副院长介绍,鼓楼区一电梯维保服务点已于昨日成立。通过“黑匣子”与无线互联,维保人员可对周边5公里范围内电梯,实现10分钟应急处突。安装“黑匣子”事故成因一目了然电梯发生故障,维保员匆忙应对,从技术检测到故障排除,多长时间能修好有时就是未知数,却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如今,只需在电梯电控系统中加装一个小部件,就能使维保员从被动故障检修转变为可靠性保养,对电梯故障有的放矢。这个小部件就是一个智能电路板,它与无线网络、电梯制造商的监控系统平台组合成先进的“电梯物联网系统”。“通俗来说,这个系统相当于‘黑匣子’,可将电梯控制系统运行中的一些状况信息进行记录,一旦电梯发生故障,可以将电梯故障原因传输给维保员。”省特检院副院长林尧解释。有了“黑匣子”,不仅故障救援的及时性可以得到保障,而且,电脑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对每部电梯进行阶段性故障统计和安全评估,并给每个电梯形成专属的“病历手册”。电梯的故障原因、保养频率等信息将定期公示在电梯内,市民可了如指掌。目前,北京2000余部电梯和杭州的800余部电梯相继安装了“黑匣子”。福州目前以福州快科、广州日立等企业为主,进行试水。“去年,国家发改委针对电梯物联网故障监控进行了立项,近期将选定6个城市进行试点,福州也在申报试点城市之列。”林尧预计,“2016年前,福州或将有超过4000部电梯进行安装(黑匣子)。”若换“心”可延长10年退休电梯进入老化期,最直接体现在故障率上。30多年前,电梯开始进入中国,按照20年寿命计算,我国已经进入电梯老化期。据省特检院数据统计,2013年福州老旧电梯数量为500部左右,截至2014年初,福州老旧电梯数量已超过800部。省特检院有关专家表示,受日常维保和更新成本等困扰,使得福州老旧电梯问题突出,一方面使用年限长,部件磨损,电梯带病运行使电梯可靠性降低。同时,由于国家没有明确规定电梯强制报废年限,电梯超期服役更让市民乘坐的舒适感大大降低。


    自2011年开始,坠梯、困人等突发故障呈上升趋势。

   “老旧电梯更换动辄数十万元,使得部分无公共维修基金的老旧小区居民负担沉重。如何花更少的钱却让老旧电梯“满血复活”,昨日,省特检院联合福州部分电梯生产厂家,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在新旧电梯中安装电控系统关键组件,让旧电梯拥有新‘心脏’,从而使电梯延长10年退休年限。


    有业内人士称,“一部新电梯造价在几十万元,经过技术改造的老旧电梯,所需成本可以控制在10万元以内。”省特检院有关专家也表示,升级后的老旧电梯,在技术检验完全合格的前提下,依然能够继续服役10余年,并节约了成本。稍后,省特检院有关专家将对这一解决方案安全技术规范方面加强研究,出台更加细化的执行规范。

    业内人士指出,福州不少社区物业公司虽都配有电梯安全管理员,但这类人员多数只负责安全检查,无成熟的维修技术。通过就近原则,将专业维保服务送到市民家门口,是今后的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