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为电梯买保险 伤人最高赔300万

    近期广州上海又连发电梯伤人事故,电梯管养再次引发关注。近期,区市监局出台相关管理规定,要求对全区40余家电梯维保单位进行备查管理。此外,原则上要求现阶段在用电梯购买电梯责任保险,以公众聚集场所先试先行。


  公众聚集场所先试先行

  一旦发生事故,受害者将如何索赔?区市监局了解到,目前涉及电梯纠纷多为电梯使用管理不当造成的电梯内呼叫系统无人接听、出现电梯安全事故后未能发出明确指引,未按照规定进行营救等。

  “由于受害者多数为使用者,对于受害人的医药费、误工费、精神赔偿费等往往难以确认承担主体,有时会因为责任纠纷影响受害人的救治。”区市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尽量避免此类纠纷发生,建议相关单位购买电梯责任保险。

  该局近期发布的实施方案显示,电梯责任保险以自愿、自选原则购买,投保单位可以为电梯制造单位、使用单位、管理单位、产权单位或者维保单位。顺德区在用电梯原则上都需要购买电梯责任保险,鼓励学校、车站、商超、医院、客运码头、体育场馆、展览馆、公园等公众聚集场所先予落实。

  区市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投保后电梯所有人、使用人、管理人、电梯维保方都可作为该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实现一方投保、各方受益。

  该负责人解释,每部电梯每次事故及累计赔偿限额为300万元,其中每次事故每人伤亡赔偿限额100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00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万元。

  部分维修单位30分钟内无法救援

  记者从区市监局了解到,顺德目前在用电梯15037台,近年来并未发生电梯伤人事件,但在去年的抽检统计中发现,区内电梯存在门锁位置过高和防夹装置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且全区40余家电梯维保单位大部分为非本地注册的电梯维保单位。

  区市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部分异地开展维保工作的单位无办公场所、无配置单位持有电梯维修项目相关证件的职工以及用于检测和救援的必要工具等,“尤其不能满足对故障电梯30分钟内实施救援的工作要求”。

  [部门做法]

  资料不齐备 不予办使用登记

  本月起,区市监局将对在顺德开设电梯维保服务点的异地注册电梯维保单位实施备查管理,有关单位需提交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清单、维保资质、服务点房产证明、救援及检测的工具设备清单等。对于上述材料未能提交或不具备维保资质的,该局将不予办理电梯使用登记。

  之后该局还将对电梯维保工作进行抽查,如电梯维保单位和电梯维保人员的持证情况、电梯日常维保情况、“一机一档”档案建设、应急预案制定、设立24小时维保电话、30分钟内到达事故电梯实施救援等,“对违反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情节严重的,将建议吊销资质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