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与广告
上海电梯
《上海电梯》创刊于1988年8月,是我国电梯行业办刊最早的杂志之一。因为它一直坚持以电梯技术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的办刊宗旨,受到国内电梯企业和相关企业及广大读者的...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埃略凡特文化传播DM杂志
2009年1月创办了《上海埃略凡特文化传播广告》。它不仅能扩大电梯企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尤其是房地产企业和物业单位的信息传播和全面交流;也让房地产企业及物业公司从...
点击阅读电子杂志 >
电梯出问题,业主不用担心“踢皮球”

   

 

    电梯坏了由谁维修?出了事故由谁负责?像这样的难题,业主们再不用烦恼了。本月开始,《河南省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开始实施,明确规定了电梯的安全由电梯使用单位负责。

  新乡共有电梯6500多部,安全问题受关注

  今年春节,对于辉县市金苑小区6号楼一单元的部分业主来说,过得有点“闹心”。这座12层的住宅楼,因为电梯坏了一个多月没修好,居民们上上下下成了难题。业主们纷纷反映,大过年的,别说走亲访友,就是出去买个东西也很费劲儿。

  冯女士家住该单元12楼,她今年63岁,父亲患有高血压,不能超负荷运动,腿脚也不方便,平时走路都要拄着拐杖。自从电梯停运后,下一次楼,中间最少要停6次,走走停停大概要一个小时。“电梯坏了没人管,成了今年过年最大的烦心事儿”。

  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电梯使用率不断攀升,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频频出现。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市民都有在电梯“被困”的经历,不少人对电梯安全有不同程度的担忧。“我们小区的电梯三天两头出问题,一出故障就困人,可平时又不能不坐!”市民王女士提起电梯的事就生气。

  新乡市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所(以下简称新乡市特检所)副所长王高峰告诉记者,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新乡市辖区内共有电梯6500多部,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另外,在电梯安全监管中还存在安全主体责任不清、安全监管水平不高、事故赔付能力不足等问题。

  每部电梯都有档案,发生问题可追溯源头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高层楼房陆续交付使用,新乡的电梯使用量以每年约1000部的速度增加。”王高峰表示,电梯安全引起的投诉也在增加。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电梯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电梯制造、安装单位、维保单位以及物业公司等多个部门无法界定责任,甚至坏了谁修这样的问题都成为难题。

  “《办法》明确了电梯的责任人是使用单位,给业主维权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王高峰说,《办法》实施后,将给每部电梯都建立“身份证”,从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一直到报废,每个环节都要有记录、设备上要有标牌,一旦发生问题,

  可追溯到源头。

  那么,如何界定电梯的使用单位呢?

  《办法》规定,自行管理的电梯,所有权人为使用单位;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电梯,物业服务企业为使用单位;新安装电梯未移交业主的,项目建设单位为使用单位;共有的电梯,共有人未委托管理的,共有人或者实际管理人为使用单位;电梯所有权人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含有电梯的场所使用权的,可以约定使用人为使用单位;政府出资建设的用于公益性事业的电梯,其实际管理者为使用单位。

  提醒:电梯出现事故不要私自营救

  “电梯数量快速增加,但是乘梯市民的安全意识和认识都没能跟得上。”新乡市特检所所长牛彦鹏向记者讲述了去年发生在长垣县的一起电梯事故。一位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坐电梯,孩子在里面不停地乱跳,触动了电梯的电器触点,电梯停了下来。于是他们在电梯内私自将电梯内侧门扒开,这时大孩子向小孩子踹了一脚,小孩子通过夹缝掉进井道,当场死亡。

  “每台电梯,一个月都要进行两次维保,每年进行一次年检。”牛彦鹏向记者介绍,维保由有资质的维保单位进行,检验由该所进行。该所有30多位检验师和检验员,他们几乎每天都

  外出对电梯进行检验。为加大宣传,新乡市特检所还制作了3000多幅电梯安全文明提示牌,在人口密集区域的电梯内张贴。

  根据《办法》的规定,电梯的使用单位制订电梯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去年,新乡市的多家单位都自发进行了电梯事故应急演练。

  牛彦鹏提醒市民,电梯出现故障时,不要私自进行营救,千万不要扒门或用脚跺电梯门,这样只会加剧电梯故障;要及时拨打物业电话或维保单位电话,在第一时间实施外部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