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中心鸟瞰图
砥砺奋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助推特检事业跨越发展
随着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步伐的加快,特种设备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了更好地优化整合资源,服务本市特种设备安全,2004年3月19日,经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原上海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和原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合并,组建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简称上海市特检院),由此掀开上海市特种设备安全事业的新篇章。
建院8年来,上海市特检院坚持关注民生、服务经济、保障发展,以创新、求精的要求,扎实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已建设成为一家集特种设备科研、检验、型式试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并致力于建设成为“科技领先、装备精良、能力全面、管理严密、人员有素、服务一流、文化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特种设备检验机构。
作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上海市特检院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对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游乐设施和场(厂)内机动车辆等涉及公众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安全性能进行检验,并开展检验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此外,还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和检查机构认可、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 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具备马来西亚政府授权认可的第三方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格。上海市特检院现为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技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特种设备科技协作平台副理事长单位;设有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届气瓶附件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上海市特检院现拥有检验检测仪器设备1447台(套),仪器设备总值5190万元。院职工总数571人,其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91人(含教授级10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31人;特种设备高级检验师12人,检验师156人;博士、硕士78人。2011年,上海市特检院被评为“2009~2010年度上海市文明单位”。

上海市特检院业务接待大厅
履职尽责——保障特种设备安全,忠实履行卫士职责
忠实履行特种设备检验职责。随着上海先进制造业新一轮崛起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特种设备需求迅速增加,上海市特检院几乎参与本市所有的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各大发电厂、洋山深水港、浦东国际机场、虹桥交通枢纽、长兴岛造船基地、东海大桥、轨道交通、越江隧道等等,检验业务也随之迅速增长,2012年1月至8月,检验各类特种设备10万余台(套),压力管道855余公里,气瓶监检33余万只。同时,上海市特检院还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履行社会责任,先后为全市176家使用单位的580台老旧住宅电梯提供了安全风险评价,并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分级分类管理,制定上海市地方标准《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要求》,为服务民生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
出色完成特种设备急难险重任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上海市特检院组织“入川抗震救灾特种设备技术服务队”参与抗震救灾,仅用5天就完成检验44家维保单位、584家用户的3026台特种设备,尽显上海质监铁军风采,被国家人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全国质检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光荣称号。
为重大活动特种设备安全保驾护航。上海市特检院在奥运会、世博会、世游赛、嘉年华等重大活动期间,积极主动服务本市特种设备安全。2010年,全力服务世博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圆满完成了世博园区内1374台(套)特种设备和37公里压力管道的监督检验以及安全运行保障任务,为世博会“成功、精彩、难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院“世博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服务队”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上海世博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被上海市委市政府授予“世博工作优秀集体”称号,多名同志受到各级奖励和表彰。2011年,在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中,保障服务队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世游赛定点宾馆、交通枢纽等重要场所152台电梯的保障性检查任务,确保上海世游赛举办安全、有序、圆满成功。

国家气瓶阀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勇于创新——提升特检技术能级,实现科技装备领先
上海市特检院发展的历程,就是科技工作不断加强、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作用不断发挥的历程。上海市特检院牢牢把握“十二五”质检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加强自身能力培育,推进重点装备建设,提升检测技术水平,夯实事业发展基础,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
近年来,上海市特检院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技术研究、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技术和装置研究、特种设备安全评价、风险评估、寿命预测技术和方法研究、特种设备型式试验技术和方法研究、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制定等软课题研究,特种设备安全基础理论和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得到明显加强,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全面提升院检验检测能级和竞争力,更好地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建设、转型发展和城市安全运行服务,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建院以来,1项科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立项;1项获国家质检公益科研项目立项;18项获上海市科委立项,22项获国家质检总局立项;1项被列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项目,1项被列为863计划项目子项目;登记科研成果26项,取得专利16项;负责或参与制定、修订国家级安全技术规范、技术标准55项,上海市地方标准13项。《基于试验的工艺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的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城市燃气输送不停输管道检测与抢修技术》等3项科研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还有3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20余篇论文获国家质检总局、中国特检协会等奖励,部分科技成果已转化为生产力。
上海市特检院全力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支柱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国家级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步伐。国家气瓶阀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为全国特检行业首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可依法对气瓶阀门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抽查和型式试验,可对所有瓶阀产品按国家标准进行型式试验。国家港口起重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是上海地区唯一由国家质检总局授权、专业从事港口起重机械及其安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的技术机构。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价研究中心率先在国内开展在用电梯安全风险评价工作,通过5年来的评价实践,已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电梯风险评价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在用电梯风险评价数据库,并致力于建成本市重点电梯安全风险评价实验室,为政府实现电梯安全监管关口前移做好有力的技术支持。

筹建中的国家港口起重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展望未来——建设一流特检基地,服务上海转型发展
上海市特检院紧紧围绕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目标,稳步推进上海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中心建设。中心总建筑面积40483平方米,其中地上32483平方米,地下8000平方米,总投资18179万元,预计3年内建成。届时,安全技术中心内将拥有国家气瓶阀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气瓶型式试验中心、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中心、国家港口起重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电站锅炉检验检测实验室、压力管道检验检测实验室、无损检测实验室、承压类特种设备基于风险的检验(rbi)研究中心、锅炉能效检测实验室、电梯风险评价实验室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实物操作考试中心等。安全技术中心的建成将进一步增强上海市特检院服务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必将为保障本市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发挥更加全面的技术支持作用。

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知识宣传

虹桥交通枢纽自动扶梯检验

实验室样品分析

洋山深水港起重机械检验